王福東
Wang Fu-Tu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座標王福東的矛盾位移性格
文 / 胡永芬

要座標王福東在台灣當代藝壇的定位,因其複雜性而有相當的難度。

他以新生代藝術創作者之姿,剛踏入台灣藝術界的第一步,就創辦了畫會,那是1982年的事,王福東26歲,剛離開大學美術系,創立「當代畫會」,擔任第一屆創會會長。

他另一個標誌鮮明,讓人樂道的身分,是一位媒體工作者。從美洲《中國時報》編輯、到《雄獅美術》雜誌主編、再到今天《藝術觀點》雜誌主編,他幾度進出仍走不脫藝術專業媒體的工作。不論你喜不喜歡1991年「王福東時代」的《雄獅美術》,卻沒有人能夠否認,那一年的《雄獅美術》,受到台灣當代藝術界最多矚目與討論,簡言之,空前也是絕後,是《雄獅美術》引起最多「事端」的一年,而所有的議題與事端,都是王福東具謀略性的、刻意「策劃」出來的,這種運作的前提,無疑可窺見他所服膺的、媒體工作所應扮演的角色:透過各種手段,激化、凸顯所有既存已久的問題,達成加速變革的目的。

久不為人知的,王福東還有一個身分:一位詩人、文學家,27歲那年,他就獲得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類的獎項。

同時,不可不提的,他還是一位具有典範型的藝術行政者:1992年,接續他在雜誌上撩起的當代藝術熱門話題,也剛好扣合了台灣藝術市場前所未有的高潮期,王福東就在此際毫不戀棧的轉換戰場,接手台中臻品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一職,並且獲得企業主的支持,一口氣為該畫廊以正規的藝術經紀制度,簽約經紀了將近十位中、青兩代當代藝術家,臻品藝術中心因此可以說是「一炮而紅」,立刻儕身成為台灣當代藝術重鎮之一,也因此撩撥起畫廊產業「經紀藝術家」的概念。可以說,台灣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當代藝術加速予以學術定位,是王福東在藝術專業媒體工作職位上一手「策劃」出來的結果,而這些藝術家加速進入市場機制,也和王福東「推手」的工作脫不了干係。

因此,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來座標王福東在台灣當代藝術的定位,藝術家?文學家?媒體工作者?藝術行政者?皆不足以名之,唯一可能恰適他每一個角色的形容是:一位「運動者」。

王福東一向無論在文字或是圖像上的表現手法,都是激情到近乎於粗魯的;略略能近窺王福東其人心性者,就能知悉:他的粗魯其實是為了保障最真實原始的力量,不為文飾削弱,而故意為之。換一個方式來形容,王福東其實有豪拓與細膩婉轉、霸氣與善感,兩面矛盾的性格。

他的豪拓在於做事只做大事、非能地震天搖則不為也的氣愾;他的霸氣在於以意志貫徹謀略時空操控淋漓,即使馬頭帶箭、血戰廝殺也不改顏色地冷眼橫眉;而他的細膩婉轉,則體現於為成大事不惜大開罩門、自曝破綻而自甘置身於不得十全的悲劇性;他的善感多愁,卻是在西線無戰事之際,對於人情人心的敏銳感觸,雖然,這個部份總是在最隱微不察之處。

王福東雖然因為鐵馬金戈征戰出來的文名太盛,因而鋒芒遮掩了大家對於他不曾間斷的創作風格發展的印象,但這種兼具江湖兒女「阿沙力」的義氣又多愁善感的不協調個性,卻正是藝術家身上才有的詭異特質。也因為這些矛盾性格的綜合,使得他總是在做成一件他想做的「大事」,自認為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之後,便選擇飄然避走,或為時勢犧牲,實質的「收割」總在他人而不在他自己。至於王福東自己,反覆啜飲著這個由他自調自製的結果時,心中點滴著何種滋味?卻是外人難以得知的。

卸去藝術總監的職務,開了命題為「子不語」立體作品的個展,那一年王福東不過38歲。之後,一直到今天,他就在台灣當代藝壇捲起滔天大浪,使風雲為之變動的大動作之際,突然選擇以悄然寂寂的方式,極其低調而沈潛的,過了足足五年的時間,這似乎是他激越而善感的性格的另一種體現,示範在急流中可以多麼徹底的勇退。

五年以來,曾經叱吒牽動台灣當代藝術生態的王福東,幾乎跟整個藝術界、甚至是他當年的老戰友們都斷了音訊,除了在嘉義師範、台南藝術學院教職,輾轉來去於高雄、嘉義、台中、台南幾個住處與畫室之外,只跟非常少數兩、三個老友偶有聯繫,相見一面也是一日往返、飄然來去。

默默跨越不惑的這五年裡,問王福東:「你究竟在做些什麼事?」因為,無論是對他有所期待、或是有所懼的人,都沒有人會相信銷聲匿跡於塵囂中的王福東,會無所事事。王福東只是輕描淡寫:「讀書…」,他不願多言,但這三言兩語,卻也透露了足夠的訊息讓人知道,王福東的沈潛確實是為了再一次的出手。

倒是在創作上,王福東終於在五年之後,提出一份階段性的成績單,更確切的說,是他長期以來關切當代生活的心情寫照,以及讀書後的心有所得,以圖像總體呈現的思惟整理;終究不脫一個知識分子角度的社會關懷。

八○年代中以來,一方面是當他到美國時正置身於紐約蘇活區與東村的環境氣氛影響,一方面則是他自己但求大塊酣暢的激越性格所導向,十多年來王福東的創作樣式或許有不同階段性的改變,但無論是繪畫、裝置、還是木雕、陶塑作品,十八般武藝信手拈來的王福東,每一種創作媒材與樣式,基本上都具有新表現風格與原始主義的精神色彩,這個屐痕一直綿長的延展到這次發表的「風花水月」系列。而如果以作品對照性格,王福東恰恰驗證了藝如其人的論點。

「風花水月」系列的作品構圖,多數是在一米六乘一米三的畫面中央,一個形似京劇臉譜的區塊中,以油彩筆繪彷如電腦圖像、又像花臉臉譜,具有流動性、速度感的抽象圖形。王福東自述,這系列作品是在他這段時期大量閱讀古籍的思辨過程,從元代雜劇、明清章回小說,《拜月亭》、《風月寶鑑》(《紅樓夢》)、《孽海花》、《鏡花緣》…而來。作者的主觀與觀者的直觀在這些作品上如何交集對話,是一個有意思的命題,但這其中提供及印證王福東其人另一角度的閱讀方式,則更是一個有趣的題目。

滾沸的激情與力欲拔山的霸氣依然是直接可感,43歲的王福東在經歷這段沈潛期的修煉之後,在有意或無意之間,似乎對於自己一直以來在任督二脈中竄流盲動的滂礡之「氣」,也開始予以收拾、節制、與導引;可以另一個細膩敏感的文學家、藝術家特質,仍使得他很自然的選擇最為觸動他的,古典而又十足人間性、戲劇化的章回小說,作為他有感而發的媒介。這些古典文學所彈的警世艷情曲調,看似跟王福東這樣一個鬚髯飛灰,豪拓不羈的漢子毫不相及,但卻跟這漢子胸臆中砰然躍動的,幽微善感之情,完全合上了拍。一個在矛盾中反覆位移的性情中人,神交十餘載,相識也已八年,這是我所觀察的王福東。

(原載/《新朝藝術》雜誌 1999年11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