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德義
Chu Teh-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打開形色交疊的空間:曲德義「形形色色」個展
文 / 吳嘉瑄

現代繪畫的努力重點並不在於線條與顏色之間的選擇,或是在事物之具象與符號之創造間的選擇,而是致力於促進這些等價系統的多樣化,切斷它們對於事物外殼的依附狀態,這個努力將促使我們創造新的物質或新的表達方式,但它們有時是透過已經存在的材質與手法進行再檢視與再投注才得以形成。
——梅洛龐蒂,《眼與心》(註)

畫面構成中,關於形與色之間的關係如何鋪陳,始終是抽象繪畫必然面對的重要課題,在曲德義「形形色色」個展所展出的1992至2013年的抽象繪畫中,便可看到藝術家如何開展其一路以來對於此課題的深刻反省與思考。一般而言,對於曲德義創作的解讀,大多必然會從其藝術家養成訓練切入,例如他曾經受教於台灣抽象繪畫導師的李仲生,以及曾經於1970年代前往巴黎留學受到馬勒維奇(Kasimir Malevich)絕對主義(Suprematisme)的啟發與影響。若從曲德義的畫面構成表現來看,西方現代抽象繪畫史的脈絡確實至今依舊可於曲德義的創作中發現到其痕跡;然而,曲德義繪畫的特殊之處也正是在於此,亦即曲德義儘管承襲了西方現代抽象繪畫的脈絡,但卻也就此再進一步做了突破並轉化為自身的表現,並且始終維持著某種「同中求異」的清晰樣貌。

二元並置的概念可以說是曲德義繪畫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這首先來自於畫幅上近似於「畫面分割」的安排,曲德義的繪畫自1980年代起,便多以兩幅或兩幅以上的畫幅左右並置而成,尺寸安排上則多以落差極大的左大右小比例為主。很明顯地,這樣的安排是出自於曲德義對於畫面內容的考量,左面畫幅則以形與色實驗的內容為主,而右面畫幅則以純粹單色平塗畫面為主,畫幅與畫面內容的並置,一方面穩定了觀者的視覺感;但是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並置其實也是曲德義意欲突顯其畫面構成實驗的部分。換句話說,二維的純粹單色平塗畫面作為了一種觀看上的「零度點」,由此視覺轉換至左幅較大畫面的形與色實驗內容部分時,便會「延伸」出一種動勢感,「動與靜」便透過畫幅並置而相互突出。由此,另一個曲德義繪畫的重點便因而被表現出,亦即這種靜止的零度點到動勢感的畫面並置安排更進一步地暗示出了某種三維空間感的存在,這也就是何以在畫幅安排上,曲德義會將單色平塗畫面與形色實驗內容兩部分做落差比例極大之並置的原因。

曲德義對於二元並置的概念與營造空間感的強調並非只透過畫幅的安排來回應,若再深究,其繪畫巧妙之處便在於他於畫面內與外都做了對此的處理;換句話說,空間感的呈現在曲德義的作品中是多層次的——畫面外對此的處理即表現於畫幅安排之上,而畫面內則透過諸多形與色的實驗來達致此意圖。如同諸多論者所觀察到的,曲德義在形與色實驗上廣納了各種技法、媒介物與工具的交錯使用,曲德義對此便曾說過,「打破慣性」是他創作堅持的信仰,而作畫工序便是其主要意欲突破的關鍵所在,例如〈喜形於色Ⅲ D1109〉、〈印象花園D1304〉中,曲德義透過將壓克力顏料堆疊之後打磨的方式,讓原本有先後時序/工序肌理痕跡的顏料疊層被打破而相互混融模糊為一種略帶氤氳的質感,而此種氤氳質感也同樣暗示了某種曖昧的空間感。

另一個更為特別的實驗,則是近年來曲德義使用了乳白膠作為另一種「顏料」,他先在畫布上形塑不定形的膠塊面,在於其上塗敷顏料、筆觸後再將不定形的白膠撕下,露出未曾著色的白色底層,以減為加,不僅在畫面上製造出一物理性的空間落差,同時也由於觀者難以辨識這些色塊的先後時序而造成一種空間錯覺。這樣的技法在近年來曲德義諸多作品中皆可看到,像是〈變奏D1203〉、〈形形色色E1308〉與〈色面並置E1106〉等等。除此之外,曲德義也透過這種經過計算的方式,讓各種使用不同顏料與刷、抹等筆觸的色塊不斷填滿再撕去,因而創造出畫面上乍看類似於使用自動性技法而成的大面積向下滴流、或者貌似書法強調「拙」之筆趣的筆觸色塊、甚至是色塊之中的白色小點,以及以此處理的不同色塊並置所製造出之豐富且又位置曖昧的空間層次。由此,我們又可觀察到另一個曲德義繪畫的特徵,亦即儘管各色塊彼此之間看似擁有經過裁切一般的輪廓,然此輪廓的「邊界」卻是極其曖昧的;換句話說,色塊之間的「輪廓邊界」互為彼此,因而逼使觀者視覺不斷受到擾動,加深了空間感的錯覺效果。

此外,在近期的創作中,曲德義開始發展尺幅更為龐大的作品,這樣的尺幅讓曲德義採取了頗為有趣的作畫方式——他在畫布上搭起了空橋,人趴至其上再請助手於兩側慢慢將空橋往返推移以此作畫。這種作法對曲德義而言並非只是一項方便作畫的方式而已,透過這種方式,曲德義其實也在畫面上表現出了更大幅度的身體與空間感,這樣的身體感不同於以往他以乳白膠、筆刷,甚至是使用特殊的作畫工具,例如兒童玩沙的小鏟子、煎鍋貼的金屬鏟,以及將沉重的棍子綁在畫筆上等等方式所製造的身體感。以往的方式只讓觀者察覺到藝術家於畫面之上的各種手感痕跡;相反地,近期的巨幅尺寸作品則進一步地還暗示了另一個更為強烈的身體與空間感——這樣的身體感來自於藝術家克服巨幅尺寸畫布所必須投入更大程度的身體勞動痕跡,而空間感則來自於巨幅作品所必定促成的沉浸感效果,換句話說,就是觀者面對巨幅作品必然擁有更大範圍的觀賞視域空間。

總的來說,曲德義在這個他自言「不是回顧展的回顧」展覽中,為我們呈現了當代抽象繪畫能否在承襲西方藝術史之後,還能夠打開什麼樣新的格局——曲德義能不斷綜合實驗各家方法而後不斷摻入新意,既未偏離抽象之路但卻又持續演化著,而這或許正是他的創作總是擁有各種觀看可能與趣味之所在。

----------
註: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台北:典藏藝術家庭,頁127。

(藝外44期2013五月號)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