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 雙年展 參展不徵件 北美館一把抓 |
|
文 / 吳垠慧
台灣館「外交」出擊 老將搭新秀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外交」作為主題向國際出擊!展出地點仍選在聖馬可廣場旁的普里奇歐尼宮邸,邀請謝英俊、陳界仁、張乾琦和余政達四位藝術家參展。陳界仁和張乾琦是一九九九、二○○一年台灣館的參展藝術家,謝英俊則參加過二○○六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為「製造世界」(Making Worlds),瑞典籍總策畫畢爾包曼(Daniel Birnbaum)認為,「一件藝術作品不僅僅是一個物品,它更代表對世界的看法,亦即『製造世界』的一種方法。」對此,張芳薇提出「外交」與之對應。她解釋說,「外交」泛指國家與他國之間的交往,「透過與他者的互動,人們確認主體與認同間的關係。」
四位參展者當中,最年長的是五十五歲的建築師謝英俊,他將以裝置結合影像方式,呈現多年以來的建築與社會實踐歷程。
四十九歲的陳界仁是台灣國際知名度最高的藝術家,長期以影像關懷台灣在全球化下的弱勢族群。這次他將推出新作《帝國邊界I》,述說台灣人在申辦美簽時所遭遇到的歧視和不平等待遇。
四十八歲的攝影家張乾琦,以鏡頭記錄了在美國唐人街的中國非法移民、精神病患以及台灣的外籍新娘等族群,這次預計展出的是一九九二年至今還在進行的唐人街非法移民系列。
今年廿六歲的余政達,現還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學生,去年獲邀參加二○○八台北雙年展。這次預計展出《附身「聲」者》,邀請不同國籍的旅行者參與創作,討論語言在溝通與互動上所扮演的角色。
---------------------------------------------------
威尼斯 雙年展 參展不徵件 北美館一把抓
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今年六月七日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廿三日公布台灣館參展主題及四位參展藝術家名單。不過,北美館在事前沒有公開宣告的狀況下,完全改變台灣館運作方式,卻無法針對這項政策改變在藝術及行政上提出合理的解釋,引發了藝術界人士「內定人選」、「私相授受」等的質疑。
過去台灣館採向國內策展人徵件的方式,今年突然改由去年七月成立的北美館「雙年展與國際計畫辦公室」籌辦,並由辦公室主任張芳薇擔任總策畫人一職,負責主題、名單和執行,並臨時成立諮詢委員會作顧問群。
主題參展人 辦公室全權負責
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最老牌的國際雙年展,北美館自一九九五年開始以台灣館名義參與盛會,今年是第八次參加,目的就是將台灣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與策展人推舉到國際舞台。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北美館採取對外徵件的方式,為了讓出機會給更多藝術家參與,慣例是策展人及藝術家名單,以不重複為優先考量。
然而,館方自行決定由辦公室擔任展覽總策畫工作,負責提擬主題和藝術家名單,但是又刻意迴避策展人的稱謂,以邀請王俊傑、王嘉驥、林宏璋、徐文瑞、鄭慧華這五位曾擔任過台灣館和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擔任今年諮詢委員的方式來背書。
不設策展人 諮詢委員當顧問
林宏璋解釋,北美館這麼做是因考量過去幾屆策展人徵件的狀況,「數量跟品質往下降,如果是館方直接邀請某策展人策展,時間緊迫並不允許。」
為何不事先說明運作決策的轉變,館長謝小韞含糊帶過。她僅表示,張芳薇過去在擔任展覽組組長期間,已經手七次台灣館業務,「我想把最大的權力放給她,我們也要培養自己的館員具備策展的能力。」
外界也關心這種做法是否會延續成慣例,抑或本屆只是特例?謝小韞的說法是:「沒有特例或慣例,今年嘗試這樣的做法,看成效如何,會再進行調整,明年的台北雙年展也不一定會由辦公室來做總策畫。」
-------------------------------------------
改變遊戲規則 傳不平之鳴
北美館在未對外公開說明下,擅自更改台灣館的遊戲規則,做法粗糙已令人錯愕;但改了規則之後,又無法肯定這套規則在專業上未來是否能繼續沿用,更加讓外界懷疑館方的專業度以及是否因特定人士「量身訂作一套規則的遐想。」
《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表示,就過去的問題進行改變,立意沒問題,不過,館方卻沒能就新政策先與外界進行溝通,「沒有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外界摸不清楚規則是什麼,事情是不是館方說了就算?」
他進一步指出,成立辦公室確有其必要,但是辦公室的定位和職權範圍為何?連諮詢委員也是因應本次台灣館而成立,而不是常態性設置,更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不是一套專為張芳薇量身訂作的規則,實在看不出北美館對辦公室和委員會有何誠意。」
「過去台灣館的徵件狀況不佳,其實真正的問題是館方每次給策展人提案的時間過短,公布消息後一個月內要提案,策展人在急就章的情況下,很難做出好東西。」鄭乃銘指出,但是「現由辦公室來策畫,這樣的改變實質意義在哪?」
策展人胡朝聖也呼應認為,「今年這樣變動,大家最關心的是,那接下來呢?」如果連館方都無法肯定,「朝令夕改,外界摸不清處遊戲規則,這樣對過去辛苦參加提案的策展人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待遇。」 (2009 02 2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