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莉
Yuan Hui-l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遊轉通變—記袁澍(袁慧莉)2005年個展
文 / 王嘉驥

袁澍在2000年以《居山飲壑》為題,初試啼聲發表生平第一個重要的個展。之後,在2003年間,她重返學院之門,進入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袁澍此次2005年的個展,所集結的正是她重返學院期間的研創心得與成果發表。

在2000年的《居山飲壑》個展當中,袁澍首度發表以棉布作為畫面素材的筆墨創作。此一媒介運用,仍然延續至今。在1999年至2000年間的筆墨創作當中,袁澍畫作尺幅的寬高比大多在1:2至1:3之間,無論是立幅的高度,或是橫幅的寬度,大多以180公分左右為限?當時,袁澍的形式表現重點,幾乎主要放在山水樹石的位置經營課題上。具體而言,山石岩塊之間,個以不同形狀與大小,形成一種陣列對位的關係,卻又各自獨立而互不從屬。這種位置經營的形式趣味,亦近似「枯山水」的人工造境,因此,具有一種在自然與刻意之間的審美趣味。同時,袁澍畫面的美感素質,也強調筆墨互融所形成的氤氳感;再者,無論筆色或墨色,袁澍雖不堅持在黑白的墨色中去分出五彩,其色彩大抵也以平淡作為韻致之所在。回顧該次個展較出色的作品,大致不出這幾項特色。

相較於《居山飲壑》個展,袁澍此次以《空.間.遊.轉》作為主題的個展當中,作品的形式表現則有許多不同。至為明顯的改變,不難從畫面尺幅的差異看出。原來1:2或1:3的寬高比例,如今更加狹長化,變成1:3至1:4的比例。同時,袁澍晚近更刻意以等邊三角形的尺幅形式作為其畫面。不僅如此,員數甚至將其畫面形制化與裝置化,譬如將三角形的尺幅組構為山形量體的金字塔立體造型,或是運用機械動力,讓水墨畫面成為可意在牆面上,依三百六十度旋轉---其有意開展山水的觀看視野或透視空間之企圖,昭然若揭。無論是否同意,就此形式表現而言,觀者不難看出她刻意以「空間遊轉」作為展覽命名的心思或意圖。

針對「空間遊轉」這一命名,袁澍在個人的碩士論文自述中,提出了多種關於「轉」的面向詮釋,包括「旋轉」、「婉轉迂迴」、「遊轉」、「思維轉彎」、「視覺繞轉」、「方位轉動」、「心靈遊轉」等等說法。這種種關於「轉」的觀點,不外針對書畫的尺幅形制與其形式外觀、畫面的空間透視、以及個人思維與心靈之境,提出教具個人主義的觀點。整體而言,似乎也可以看出袁澍既以「轉」作為一種形式策略,同時,意在限期近年來因生活與外在社會環境的變易,連帶所產生的心境轉變。就此而言,以遊轉作為一種修辭,袁澍刻意在個人畫風上「轉異」的企圖亦十分明顯而堅強。

除了畫面尺幅的刻意不同,袁澍對於山水樹石的形象表現,也嘗試樹種不同的可能。就此面向而言,熟悉中國傳統繪畫歷史的鑑賞者,應當很容易看出,袁澍以「遊轉」為自己此一階段的創作狀態命名,同時也在指出,她義經常出入傳統山水形式的語彙之間。譬如,有時甚至轉回至無皴時代的山水樹石之構成,尤其是東晉顧愷之的表現;在色彩的韻致上,刻意就教於青綠山水的表現傳統;或是重拾明代文徵明以降的吳門畫派,所發展出來的狹長尺幅祇山水掛軸佈局形態。

就形式內涵而言,袁澍此次展出的創作表現,雖也部分延續1999年以來的形象手法。然而,其畫境卻頗有差異。誠如《居山飲壑》的展覽標題所示,袁澍在1999年至2000年間之作,大多呈現一派怡然自得的靜空澹然之美。當時,她畫中的時間感仿佛一種桃花源之境。相較於此,《空.間.遊.轉》個展中所見之作,則有明顯的形式斧鑿痕跡,而且,幾乎張張畫作皆可見。無論是刻意在岩石的堅硬與稜角之間,堆疊出一種新的結構,或示意圖在圓軟的筆墨之間,形塑出隱然彷彿俱有人形輪廓的山脈,在在可見袁澍對於形式的用心經營。再者,不同於原來已有的對位式佈局,袁澍如今更刻意地將畫幅拉得極為狹長,改山脈的排列方式為蜿蜒迂迴,而且,張張充實滿溢。同時,這類畫作中的山脈層層疊疊,更形成一種視覺上的擠壓之感,即使山壑溪流或通幽谷徑也不連續,觀者很容易形成視覺心理上的窒礙或不安定印象。

不但如此,相較於《居山飲壑》展中所見的山水境地,張張皆有雲淡風清的空氣純淨之感,袁澍在《空.間.遊.轉》展中的畫作大抵潛藏着一種對於空間的侷促不安、壓迫感,有時甚至不乏一種尖銳,而且,畫中幾無空氣感可言,彷彿處在一種中空或滯留的狀態。就整體而言,《空.間.遊.轉》展中所見之作,多屬人為形式之構成。更進一步說,山水樹石已然成為創作者個人的心理符碼,其組構的關係再現較多的個人心理結構,反而與外在自然的實景較為無關。就此情境而言,《空.間.遊.轉》作為展覽名稱,其中亦隱然透出某種困于其中之感,而無選擇地必須在空間的間隙之間,以遊作為托辭,尋求轉進轉出之徑。

《空.間.遊.轉》並未予人遊刃有餘的視覺印象及心理感受,相反地,觀者甚至很容易感受到其中的某種沈鬱之狀。而且,此一沈鬱之狀已有塊壘之形,俯拾可見於袁澍畫中。山水樹石作為再現心理結構之表形,袁澍畫中所見之沈鬱塊壘,毋庸置疑地,應當也是藝術家個人對於現實生活與時代社會觀感的再現與顯影。

以《空.間.遊.轉》作為個人形式開拓的論理策略,袁澍有意在筆墨藝術中轉出個人的一家之言。其形式的斧鑿痕跡僅管深且重,卻也因此看出她高度自覺地創作意識。如何在形式的表現與心理真實的再現之間,建立美學上的平衡,同時,又能涵構並反映藝術家所處的當代情境,這是袁澍的新課題。

(2005年《空.間.遊.轉》個展畫冊評論)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