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Fluxus初探網路藝術之前衛性格 |
|
文 / 林欣怡
作為藝術史上重要的前衛藝術運動之一,Fluxus(福魯克薩斯)運動不僅繼承杜象與達達主義(Dada)反藝術、反美學、反傳統等精神,同時也開啟不同形式媒材多元融合的藝術表現。此以拉丁詞源「Fluere(流動)」自我宣示命名的團體,狀態即興鬆散,成員自由參與流動,結合吸納各種跨領域的藝術家,即便主要核心人物馬休納斯(George Maciunas)具備某種決定性的領導地位,但參與者無須完全認同聽命,馬休納斯曾表示:「Fluxus是一個集合體,並非某個特定單一的Fluxus,事實上,Fluxus就是一個去個人化的個體。」這段話說明了Fluxus的本質是由不同獨立的個體構成一個社群團體,此社群每一個個體各自進行自己的創作,這些作品都代表著Fluxus。此參與模式裡唯一保持不變的,是Fluxus的基本思想和態度。Fluxus並無傳統的存在模式與特定成員,而是一群圍繞著特定思想的藝術家,這些成員來自各國各地,沒有地域性,流動性高,許多藝術家離開後多年再度回到團體中。與其說Fluxus是前衛藝術史上的運動,不如說是一個難以歸類、不斷逃逸、多元且四處擴散的國際藝術社群。
在Ben Vautier所撰寫的Fluxus文本《TEXT ON THE FLUXUS》(1997) 中,具體反對試圖將Fluxus理論化,亦拒絕視Fluxus為達達杜象以降後「最激進的藝術運動」,主張反專業、反名聲、反作品實體化以抗拒被藝術經銷體制收藏之可能,以姿態與生活表現作為「反藝術之非藝術(non-art of anti-art)」手段,擁護布萊希特(George Brecht)式的「事件(events)創造」與幽默,徹底否定自我個人主義。Vautier這篇文章不僅揭露Fluxus精神上是前衛地衝撞、切斷藝術社會體制,同時也後衛地要求不矯飾、娛樂、無商品機構價值、反叛任何單一結構、中心集權化的可能。前者企圖透過作品證明社會中藝術家的非專業地位,強調觀者可以透過觀念自發性創作,悖逆藝術的專業菁英地位;後者重視事件、行動參與、訊息交流,試著以擴散式的事件活動要求觀者參與互動,並透過簡單物件(Fluxkit) 與刊物(Fluxus Anthology)來建立、收集國際上各藝術家新作品、彼此交換信息的全域性網絡(global distribution network),而此網絡具開放、無中心性、重視社群與本體之特質,讓各地藝術家、音樂創作者、作家、實驗藝術創作者等跨界域之作品能夠相互連結、展演給各地觀眾。1989年,核心成員Ken Friedman與Dick Higgins皆曾各自於Fluxus發表的刊物中提出Fluxus的主要特性:全球主義(globalism/Internationalism)、藝術與日常生活結合(unity of art and life /an attempted resolution of the art/life dichotomy)、中介媒體(intermedia)、實驗主義 (experimentalism)、偶然(chance)、嬉戲 (playfulness)、簡單 (simplicity)、涉及(implicativeness)、示例主義(exemplativism) 、明確獨特(specificity)、即時(presence in time)、音樂性 (musicality)、短暫無常(ephemerality) 。這些特質不僅強調Fluxus社群的核心精神與結構狀態,同時亦預示了網路藝術的重要性格傾向,與1997年奧地利國際電子藝術節所制定的網路藝術作品參考準則如開放性、社群與身分認同、合作共構、公眾服務等相互呼應 。Fluxus探索不同形式的媒體結合(intermedia)、建立全域性網絡交換訊息的努力,如同現今的網路創作與網路平台模式。自1990年Tim Berners-Lee團隊開發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後,所昭示的不僅是網路時代之來臨,也建立實體多媒體創作形式的混搭網絡。1991年,藝術家Wolfgang Staehle受評論家Blackhawk影響,以Joseph Beuys社會雕塑(Social sculpture)概念創立「The Thing」論壇網站,應用BBS電腦公告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為主要操作介面,論壇內容多以討論當代藝術、文化批判等社會議題為主,為第一個致力以網路作為技術平台發展的藝術社群機構。「The Thing」連結不同區域的藝術家、策展人、作家等發表個人事件動態、交換訊息,是一個國際性網路社群集散點,發展至90年後期,「The Thing」網站因更多創作者的共同協助,擴張至十數個不同群組與子網站,並於紐約成立社區工作室,持續進行諸多以批判藝術文化、社會實踐介入、新媒體藝術、網路隱私政策、社區營造等專題討論會和公開活動。
仿如網路史上的前衛浪潮前哨,「The Thing」與Fluxus同樣結合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企圖形成全域性網絡交換系統,並在此系統下進行批判社會文化,積極介入全球社群與藝術實踐的活動。前者以網路平台作為情報流動據點,後者以Fluxus Anthology刊物做為訊息集散地,兩者皆以前衛醒悟和自由擴散的形象,抵抗、否認文化主流,揉合資訊技術與當時的社會相互對質,以自治自發性之中介方式來抵制和回應社會。這樣的批判實驗、積極介入性格,同樣體現在此時期網路藝術重要的開拓先驅者作品中。1994年,西班牙藝術家Antoni Muntadas作品《檔案室》(The File Room),收集世界上所有被媒體和美術館因嚴苛藝評(artistic censure)而被查禁的作品,於網站中展出。此《檔案室》位於芝加哥文化中心一樓,由138個黑色金屬檔案櫃組成,裝載所有紙本文件,觀眾可以透過現場安置的七台不同顏色電腦,上網搜尋所有數位化後的文件資料。這些檔案文件被分為色情(Explicit Sexuality)、語言(Language)、裸露(Nudity)、政治/經濟/社論(Political/Economic/Social Opinion)、種族(Racial/Ethnic)、宗教(Religious)、性別(Sexual/Gender Orientation)等類項。文件內容包括1967年亞理斯多芬尼茲(Aristophanes)因過於淫穢、反戰而被查禁的經典名著《利西翠妲》(Lysistrata)、魯西迪 (Salman Rushdie)文學著作《魔鬼詩篇》 (The Satanic Verses)、搖滾樂團《The Door》著名樂曲「Light My Fire」、史蒂芬史匹柏執導電影《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等,也收錄了世界各地不同藝術家、藝術學院學生被審退的作品,任何人皆可上傳文件資料至網站中。《檔案室》所欲悖逆的,是社會結構中少數菁英所構成的審查制度,企圖收集大量被社會制度驅逐的作品,建構自治自為的對話場域。一方面集合所有的「反」來質疑權威、一方面以網路技術平台之多元自由、集體共構性,成功偏離,形成另一絕對主體之可能。《檔案室》不僅繼承了Fluxus的批判激進性格,亦具備前述之全球性、無物質性、偶然、示例、即時、集體合作等性質,而Fluxus獨特的嘲諷、玩世不恭、遊戲姿態,在另一網路藝術先驅Vuk Ćosić1989年作品《CNN Interactive》中具體呈現。這一件假冒CNN識別系統的偽網站,僅提供觀者些許簡單的超連結作為互動,網站內容與CNN無關、視覺頁面編排簡陋,僅追求單一結構、樸素普通的事件遊戲性與動作,其目的為將藝術少有的娛樂功能解放、不矯飾、無關緊要、詆毀商業主流機構。就此層面,《CNN Interactive》的所有內容物與意義指涉都與馬休納斯於1965年所發表的Fluxus宣言不謀而合,這篇宣言指出「Fluxus必須建立藝術家於社會中的非專業性,必須表現出藝術家身分的可有可無與包容性,必須達成觀眾的自發性,必須表明甚麼都可以是藝術且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因此,藝術-娛樂(art-amusement)必須簡單、驚奇、易得、無意義、無關緊要、無需任何技巧或排演、也沒有任何商品或公共價值 。」Vuk Ćosić於《CNN Interactive》頁面上置入一段由「政客們」、「世界」、「美國」、「CNN迷」、「科技」、「風格」、「運動員」不同角色的虛擬對話,間接表達自身對藝術的看法,如「藝術不介入社會是不可能的(Art without social involvement is impossible)」、「所有線上社群都正在溝通(all online communities are communicating)」,以及使用毫無意義,與上下文沒有任何關聯的字句,如「以各種不同方式(In so many different ways)」、「理查巴布洛克說得好(and Richard Barbrook has good ways of saying that)」等,而網站內許多外部連結也多以幽默、無目的取向、與主頁內容無關為主。《CNN Interactive》並不追求技巧高超、複雜而矯飾的形式,同時排除任何嚴肅性的可能,其顛覆性在於反對常態性美學經驗,使所有意義、價值急驟縮減,因此也逃離成為商品或藝術經銷體系收購的機會,一如前文Ben Vautier所言之:「反藝術之非藝術(non-art of anti-art)」。
Fluxus的全球主義(globalism/Internationalism)、即時(presence in time)、偶然(chance)、嬉戲 (playfulness)、中介媒體(intermedia)之特質,同樣發生於1983年媒體藝術先驅Roy Ascott以ARTEX(Artist’s Electronic Exchange Network)技術創作之作品《文本的愉悅》(La Plissure du Texte)。這件以羅蘭巴特著作為名的遠程集體訊息事件,以混合控制論、多主體互動、意識連結、神話敘事解構等元素碰觸巴特「作者已死」之概念。《文本的愉悅》邀請居住於11個不同地域城市、不同領域之創作者,於16日內24小時異地卻同時透過ARTEX網絡系統共同創作一則童話故事。由於地域性文化與時區差異,敘事內容產生重疊以及跳躍式的非線性結構。而葉謹睿2004年作品《myData=myMondrian》,與曾鈺涓、沈聖博於2010年共同創作的《你在那裡?》,皆同樣以集體共構與作者權轉移的概念為中心,擷取多人多源之資訊,兩者操作過程皆牽涉到集體完成、網路遠端通訊控制功能、虛擬公共社群空間、網路即時性與現實非即時性、程式運算、人與機器操作等層面。《myData=myMondrian》收集個體身高、年齡、膚色、興趣、教育程度等資料,透過邏輯演算法轉呈為蒙德里安風格的數位影像。而《你在那裡?》則邀請觀者輸入姓名,以近似資料探勘(Data mining)式的運算系統抓取世界各地不同面貌之五官進行重組、解構個體,再現數位化後無特定身分識別系統的主體,此主體最終以模擬星象、資訊瀑布等視覺物件解體回流。這樣的網路資訊互動模式,顯示出無階級,或者說,無身分的創造,亦如同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使用者以自由建構、修改、再擴散之精神,傳達作者權轉移、分散、隱匿之特質。無疑地,上述以網路做為中介媒體的作品,皆試圖透過隨機偶然、略帶遊戲的性格,連結生產異步非地方性的非線性時間、無界限空間之開放自由系統,以製造視覺敘事的愉悅性網絡文本。讓所有的在此/非此同時化,亦即時間本身無止盡的延遲(deferred),激進地互為主體,進而解構、終結單一主體意義。
以上作品的介紹與分析,為的是提取網路藝術發展前期重要的前衛創作性格,這些性格不僅前後呼應藝術史脈絡中重要的Fluxus國際社群精神,亦如同平行於同一歷史軸心上的線上前衛(Online Avant-Garde)運動,Fluxus的「全球化主義」,一如現今www的某種預景,儘管Fluxus存在於電腦、Internet、全球資訊網、多媒體、超文本發生之前,但Fluxus的許多實踐活動與創作態度仍呈現出當代網路文化的許多樣態:批判社會、強調互動、有趣多變的經驗、要求參與者操作介入。無論是網路超媒體 (Hypermedia) 或者Fluxus的中介媒體(intermedia),都建立於同樣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兩者皆致力於溝通交換系統,作為積極介入公眾的藝術實踐和形式本身,儘管各自皆不斷地以相異的網絡形式擴散、對質連結歷史文化與社會結構,然在透過藝術作品不斷地否定歷史、開啟新視野,以及反對中心的表達上,則並無二致。
(脈波壹「身體‧ 性別‧ 科技」數位藝術展覽專文,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0.10.13)
參考文獻
Rachel Greene.(2003). Internet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s World of Art.
Annmarie Chandler. (Ed.).(2006). ,At a distance: precursors to art and activism on the Internet.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Ken Friedman(1998), THE FLUXUS READER, ACADEMY EDITIONS.
Spaink., K.(1997) Prix Ars Electronica 1997-net Jury statement. August 16,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paink.net/english/ArsPrix97.htm
Ken Friedman(1989). Forty Years of Fluxus. September 22,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rtnotart.com/fluxus/kfriedman-fourtyyears.html
George Maciunas.(1965) Fluxus Art Amusement. September 22,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rtnotart.com/fluxus/gmaciunas-artartamusement.html
Ben Vautier.(1997) TEXT ON THE FLUXUS. October 05,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rtnotart.com/fluxus/bvautier-textonthefluxus.html
Wolfgang Staehle.(1991) The Thing. September 29,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thing.net/
Antoni Muntadas.(1994) The File Room. September 29,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thefileroom.org/
Vuk Ćosić.(1989) CNN Interactive. September 29,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judmila.org/naps/cnn/cnn.ht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