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墜石粉塵 個展自述 |
|
文 / 顧世勇
我經常坐在花蓮的海邊,看著太平洋的浪濤及其岸邊的沙塵隨風起舞而發呆,有時這些沙塵夾雜著枯草捲起了小小的陣風漩渦,從你的腳尖盤旋而過,讓人開始注意到週遭一些細微事物之間,似乎有種能量相互消長的關係。此次在石雕館的個展,以「石粉」作為觀念性雕塑,就是從時間能量消長的跨距維度(隕石→砂礫)來思考的。
本展覽的兩件作品:《回音》及《海平線》,分別部署在前後一大一小的空間中。而貫穿這兩件作品的元素均為「石粉」,不管是山石或沿海沙礫,乃至分佈在花蓮海岸線上的石雕群,其構成最原始單位亦是石粉,每當蕭瑟的東北季風吹起,石粉就隨風揚起,四處飄散、游離在山間、林地、曠野、溪流、河床、海邊等最荒原邊陲的地帶,我想,石粉應該是花蓮最不引人注目,然而卻是對環境地形、地勢、地貌最敏感的物質。
《回音》是以偌大山石輪廓線的剪影效果,一個挨著一個,畫滿空間的四面牆壁,而在這些巨石矩陣圖像的表面上,沾黏著灑滿的石粉,令牆角裝設八支的踩踏鼓棒,當觀眾踩踏敲擊牆面時,壁面隨即傳來陣陣的鼓聲,再經由數位參數的運算,給出猶如迴盪在山谷間的回音,時而夾雜著鳥鳴、蟲叫、溪流、瀑布、雷雨、陣風、地震的轟隆聲等,而在這壁面共振的同時,石粉塵埃也跟著微微飄散落下,宛如在這些細微的粉塵中,隱藏著大自然潛在能量的躁動正在暗示著人們什麼的?這些瀰散在空蕩展場微微作響的細節中,在在驅使人對自然未知的力量萌生敬意!
《海平線》則是利用一般空間中常見、存在於牆面和地板交接處15公分的踢腳板,借力使力,將它漆成漸層的湛藍色來作為海及海平線,而接連著海面下方的地板,則鋪灑著延伸自隔壁作品《回音》牆面、那些被鼓棒擊落於地面的石粉,轉換彷若沿海沙礫;踢腳板海平線以上的大面積牆面,皆塗刷清澈透明的漸層天空藍,表現出海天一色、無垠的空間感。然而,就在這片寧靜視閾的一角,突兀地由牆面掉出一塊搖搖欲墜的逃生指示LED燈、偶爾搖晃的懸掛水晶燈,以及橫倒於地的滅火器,頃刻間,清透無垠的平和空間,因為冷不防闖入的事件,被殘酷地置換為一處令人不安的意外風景。
對於一個從西部移居花蓮的人來說,後山總存有尚待解密的神秘面紗,不像過度開發編碼的西部,一切都變得已知透明,平淡無奇。花蓮大自然的力量會令人感到渺小而心生莫名的敬畏!不管是行走在縱谷邊的懸崖峭壁、幽深的山林、偶來的地震,抑或佇立在太平洋的浪濤洶湧岸邊,都會讓人的意志時而變得無比堅毅,時而感到極其脆弱,在兩種感覺之間相互拉扯、矛盾共存。
總的來說,花蓮的日常背後,總隱藏著自然不可知的力量威脅,這個展覽以「石粉」物質的敏感特質,來延伸石雕觀念的擴張,以及作為細微力量的隱喻,即是對這樣潛在的自然力量作出詩意的回應。
墜石粉塵 顧世勇個展
展期 | 2024年7月13日-9月29日
座談 | 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 2:00 pm
與談 | 李傑、沈裕昌
地點 |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1F第一企劃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