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東
Wang Fu-Tu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帝國大反擊—二十一世紀全球藝術趨勢預言
文 / 王福東

時序進入到1999年後,
全球各大藝術相關媒體紛紛對二十一世紀人類的藝術前景做出了預言,
本刊也在經過仔細的觀察與評估之後,
提出以下三種可能的「藝術觀點」:
一、從洞窟壁畫到浪漫主義的再演繹
二、從歐盟與亞太聯盟競爭中崛起的東方神學藝術
三、從雙年展到光年展的超光纖藝術與微晶體藝術

牠的人民全都在打仗

去年(1998年),在全球許多先進國家非常暢銷的一本書《聖經密碼》,也在台灣發行了中譯本。
這本經由以色列數學家、哈佛、耶魯等著名電算學教授證實過的調查報告《聖經密碼》,讓人讀來真是「一字一心驚」。

根據曾任職於《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作者Michael Drosnin在《聖經密碼》一書中引用電算學家從《聖經》裡面所讀出的密碼資料指出,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最有可能在西元2006、2010、2012、2026這幾個重要的年份發生浩劫,而這些浩劫的成因,包括有大地震、核武戰爭及星體撞擊等等因素。

如果說,《聖經密碼》裡頭的預言屬實,顯然這些天災與人禍將陸續在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上出現。也就是說,人類即將於2006年至2026年之間面臨毀滅性的浩劫,至於這種浩劫會沈淪到怎樣一種地步,聽說只有兩個人知道,一個是已經死了的基督耶穌,另一個卻還沒生出來。

地球人要注意:針對新世紀到來之後人類可能面對毀滅性的危機,愛恩斯坦曾在寫完「相對論」之後說:「第四次世界大戰時,人類會以棍子和石塊打仗」。顯然地球人有可能會在二十一世紀的「毀滅性終結」之後「重新來過」。

甚至在愛恩斯坦之前,早就有牛頓這等大科學家相信「世界末日」與「聖經密碼」存在的事實,所以牛頓才會著手寫了一百多萬字的手稿,用來探索聖經密碼,企圖解開「封印之書」的奧秘。

得過坦普敦(Templeton)科學暨宗教獎的物理學家戴維斯(Paul Davis),也相信摩西在西奈山所遇到的那位「上帝」,是「比我們文明許多的外星人之一」。因為根據數學家又是虔誠猶太人的芮普斯教授的說法,聖經的作者----也就是「封印之書」的寫碼人,正是原告也是被告的上帝(外星人)無誤,而摩西當時是在上帝(外星人)的面前見證上帝用「一瞬間」的功夫寫下《十戒》的。而摩西當年從西奈山所帶回來的那些石板,以二十世紀的科學實驗證明,「十戒」的材質其實是一種「非地球性物質」,一種接近我們今天電腦所用的「晶體性元素」所創造出來的,而那些石板一分鐘所運算的速度,被證實高出今天最高倍速超級電腦的運算速度千億倍…。難怪《聖經》的作者有能力在「封印之書」裡頭,蘊藏了這麼豐饒的內容與天機了。

按照《聖經密碼》的說法,緊接著到來的二十一世紀,地球上的人民就「全都在打仗」,至少西元2006年至2026年之間是如此。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人所打的仗,第一次應該是我們所說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也就是愛恩斯坦所說的是用「棍子和石頭」所打的第四次世界大戰了。用「棍子和石頭」打仗的社會當然是原始社會。那麼,就藝術方面來講,在原始社會的藝術形式,應當是類似阿爾塔米亞的洞窟壁畫才對。

或許,二十一世紀地球上的藝術不至於非要從埃及的提斯時代開始不可,但至少要後退到文藝復興以前的「黑暗時期」迺無疑義,甚至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以後,很可能那時最前衛的藝術頂多是以類似「浪漫主義」( Romanticism )的藝術為主,說不定那時還會出現一些像德拉克洛瓦( Delacroix Eugene )這樣的明星人物?

東方神學藝術的崛起

我們都知道,人類藝術的進化,在文藝復興以前,要算中世紀基督教美術誕生以後,才有比較明確的「文明」的特徵,這種文明帶來了羅馬式與哥德式的藝術特質,並且讓藝術找到了可茲供奉的殿堂,同時,人類也在文明空虛的背後,精神上得到了歸屬感。而「世界末日」之後還存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自然急欲尋求另一種可以告慰心靈的宗教信仰,最有可能在新世紀當紅的教派,如果不是以西藏的宗教為主,也會是帶有濃厚東方神學主義色彩的某種新興的宗教美術了,這是從本世紀末東方神秘主義興起的這個觀點來論斷(預言)的。

可是,事情就一定是這樣子的嗎?也未必然。

事實上,人類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全球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高明的科學家,躲在諾貝爾獎的鎂光燈閃爍不到的角落鑽研,為的不但是要破解核戰帶來毀滅性(世界末日)的危機,同時更有許多科學家將臂膀伸向浩瀚的宇宙,企圖從「外力」尋求一些奧援或妥協的空間。

1980年代時期,美、蘇兩大強國在戈巴契夫與雷根主政的情況下,經過多次的高峰會之後,終於結束了二次大戰以來冷戰與對屹的年代。

這種冷戰不得不結束的部份原因,根據一些從美國CIA和蘇聯時期的KGB退休下來的情報主管階層透露,是有某種非常機密的「外力」的介入所引起的。

在台灣,我們也看到1993年時,當戈巴契夫以卸任總統身份接受聯合報系的邀請抵台訪問時,我國被請去電視台與戈巴契夫對談的人士之一,有當時還健在的中科院的費景漢先生。記得他們的對談內容,其中有一項議題跟冷戰有關,是由費景漢先生以東方哲學----形而上的觀點出發,提出頗為敏感的所謂「外力」的介入一事時,戈氏卻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一種「人上人」的訊息,讓人頗覺玩味。

儘管一般人對所謂冷戰的結束有「人類經不起核戰威脅」的說詞與「生態、環保」等因素,但一些迷信美國與蘇聯藏有大量「外力」證據的人,一致相信迫使地球人不得不結束冷戰,是為了整合地球人「一致對外」的真正原因。

除了「攘外安內」的因素之外,在美國方面,政治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因為從1980年代開始,歐盟已經開啟了整合的契機,為了要在新世紀繼續享有領導地球人的尊榮,美國警覺到不能耗在與蘇聯的對峙太久而讓歐盟坐大,甚至到了1990年代,又有亞太聯盟的呼聲四起,一種新的秩序與新的競爭格局儼然開展。

1997年的其中一期美國《Newsweek》,曾經就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趨勢做了一次大膽的預言與專題報導,內容看好亞太聯盟會贏過歐盟,甚至還會取代美國主導全球的經濟與政治局面,如果被《Newsweek》請到檯面上的趨勢專家的預言屬實,那麼,我們不一定要相信基隆或高雄或東京或香港將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但我們一定要相信二十一世紀到來時,曾經在三、四零年代享盡風華的上海,還會在新世紀裡頭「再領風騷」。不是很多人都說:「藝術跟著錢跑(或錢跟著藝術跑)嗎」?那時,誰說黃浦江口那些舊建築物裡的大倉庫不會取代紐約SOHO的Loft而成為大師的工作室或大畫廊的展場?那時,新疆或西藏不就成為上海的「後花園」,於是乎一種屬於新興的東方神學主義色彩的美學文化於焉誕生。

帝國大反擊

長期以來,當代藝術的主要競技場被定位在一些雙年展上,可是,當我們在勾畫一個新世紀的藝術願景時,卻不能不把科技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1960年代,美國已經發展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藝術家與科學家之間開始有合作的展出,1966年間,瑞典工程師比利、克魯佛(Billy Kluver)與藝術家羅柏特、羅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 共同創立了「藝術與科技實驗」(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1967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成立的「藝術與科技計畫」(The Project of Art and Technology),同樣在1967年,麻省理工學院創立「高級視覺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Visual Studies) 持續積極推動藝術家與科學家之間的對話,也開啟了「藝術與科技」嶄新的一頁。

然而,經過這30餘年來的實驗結果,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已經走到一個極至的領地,居於藝術創作在尋求一個「創新的美學窗口」這樣的前提之下,一種新的媒材「微晶體藝術」或「超光纖藝術」基因正在新世代科學家的胎盤上著床,新世紀來臨之後,人類的科技如果能突破星體之間的隔閡,就有可能生活在電影「第五元素」那樣的場景當中,某一個新世代族群的子女就有可能告訴他的家人說他待會兒去某個星體看一場「微電影」晚一點再回來。在那樣的時空底下,藝術家怎麼不可能去某個星系參加某種星際主辦的「光年展」呢?剛開始地球人去的時候,這個「光年展」或許已經舉辦第99屆了,而代表地球人的藝術家所提出的參展作品「微晶體藝術」也還勉強可以跟牠們「平起平坐」,這當然很可能是在2050年代以後的事了。

總是有一年,地球人突然有人想到外星球上辦一場以裝置藝術為主的「二十世紀地球藝術展」,取其名曰「帝國的回憶」,那時保守勢力可能抬頭,並且迷戀往日裝置藝術在地球上的風華絕代,成立了一個誇國際的「紅色組織」,硬是將「帝國的回憶」改名成「帝國大反擊」,沒頭沒腦的跑到星際上開展,其中難免會有一些「外星球考古學家」,對二十世紀地球人的藝術作品歎為觀止…。

補記與後註:

1.本文原刊載於1999年10月1日《藝術觀點》NO.4【刊論】。因應2008年7月、8月與9月在台北印象畫廊當代館的策展專題,也就是《藝術觀點》雜誌專題製作的「帝國大反擊」,本文特別在此重刊。
2.本文最後一段所講的「以裝置藝術為主的『二十世紀地球藝術展』,取其名曰『帝國的回憶』…」,後又「硬是將『帝國的回憶』改名成『帝國大反擊』」,是預言「在2050年代以後的」藝術狀態。至於當下2008年,也就是這次在台北印象畫廊所推出的「帝國大反擊」三部曲展覽,因為還不是在「外星球上」開展;而是在「地球上」展出的,所以當然是以「單體藝術」為主的「台灣當代藝術展」,就不是1999年10月1日本文所指「以裝置藝術為主的『二十世紀地球藝術展』」了,特此說明。
3.「帝國大反擊」,就藝術方面言,策展的中心思想是指「單體藝術」。但如果以整體趨勢發展而論,筆者所稱「帝國」,所指涉的正是中國…;更廣義的來說,「帝國」也是指對應於歐盟的亞太聯盟…,回應到藝術,又可以稱做從「台灣當代」到「華人當代」;再到「亞洲當代」。
4.「帝國大反擊」是筆者1999年從《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一書《帝國的回憶》得到的靈感啟發,很湊巧的,當時我硬是將鄭曦原《帝國的回憶》與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星際大戰二部曲的「帝國大反擊」編聯在一起,所以就寫下了〈帝國大反擊〉這篇文章。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帝國的回憶》作者鄭曦原先生所稱「帝國」是指中國。
5. 《帝國的回憶》係《紐約時報》對華報導選編,起迄年代為一八五七年一月至一九一一年十月。這一時期的中國,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面、連續地觀察和記錄了這段歷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生活、革命及華僑等方面,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引自《南方周末》推薦語)
6.1999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瑰寶赴法國展覽的專題名稱正是「帝國的回憶」。

(原載/1999.10.1《藝術觀點》雜誌【刊論】NO.4, 並於2008.4.1,再度重刊於《藝術觀點》雜誌【刊論】, NO.35)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