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探陳建北近作中的空間思維
|
|
文 / 黃海鳴
對以前作品之整體印象
陳建北經常透過相當具有象徵意義的材質、物品、符號、燈光效果,甚至原有之空間條件營造一種具宗教氣氛、心理效應的神聖空間。這種神聖空間常呈向心構圖,在物象及心理張力方面,對於進入的人,常能當場使空間轉化,而形成中央/外圍,聖/俗區分的聖地感覺,並強烈地引入進入中央的融溶淨化的區域。混用各種宗教或秘教的符號,作品具有相當複雜的立體思維結構。
作品像是個中介,從那可上昇到極樂世界,或下降到陰間世界,在中層的水平軸亦可表現入世的流轉。在他作品中,引發人對死亡、重生、昇華的冥想。
作品具有非常強烈的磁場,進入聖範圍,常能感覺到芋種靈異力量包圍的感覺,作品像是轉換境界的「乘具」。他在裝作品時,對於空間條件的要求及控制非常嚴格。
本次作品的空間佈置、指述與詮釋
我們已提過陳建北向來對於空間條件非常重視。並善於利用原有空間特色加以發揮。因此不能不介紹一下「伊通公園」的空間。「伊通公園」的展覽空間分為三部份:第一個空間是通過窄狹樓梯後首先到達的小封閉空間。從這空間經過另一道狹窄樓梯到達第二個空間。那是他們的主展覽室。從室內的設備及大門外的氣氛來看,這是一個轉中性的空間。與這個空間對,透過一個門洞相連接的是第三個空間。底部有一漂亮、背光投射出來的格子門,門外則是休息、交談、喝咖啡的空間。在空間性質上是不同於前兩個的。此外這平行的空間之間的門洞,是展覽者必須克服的問題。它也常被當作作品的構成元素。例如朱嘉樺就利用過。陳建北在這次也充分地利用這個門洞。
基本上,陳建北也利用了整個的空間特色展開他的作品,也許他視他們為同一件作品,也就是說具有密切的內在關聯。
三組作品
第一空間作品,它由三個元素所構成:1.淺綠色,鋪成長方形的夜光粉。2.擺在長方形上,由粗棉紙所製成的蓮花。3.在淺綠色的夜光粉中的三個破洞(沒鋪粉)。
當然,如果不考慮它的第四個元素,那麼這件作品的精神將不能充分的突顯:那就是光線,或是由光線所引發出來時間的問題,或是記憶的問題,這裡我們也不要遺忘這是個內部的、迷宮式的、封閉的空間。嚴格的說,作品是由這五種元素共同運作而成的。
這空間設有定時開閉的燈光,當光線照明時,在不起眼的作品中,正進行著呼吸、能是變換及訊息的儲存。這些作用都在平鋪成的夜光粉中悄悄的進行著。當燈光滅掉後、在昏暗空間中的夜光粉放出綠色的螢光。由於不均勻的鋪粉,使那一片粉末發出如海面或海底、深闊成波浪形螢光。觀眾被關閉在黑暗渾沌中、面對神祕、非物質、幽暗的湖面,一切奇景都似乎被凍結在一個抽離了日常生活的時空中。最有趣的可能是:原先鋪到粉的地方、現出明顯的三個無底的黑洞、三個本來放了東西、但又被拿走的不知名的物品的痕跡,或是記憶。在花的部份,由於色彩差別不大,花幾乎消失在暗綠色的海洋中,倒是先前照不到光的花影,現在非常明顯地被記錄在那。
這件作品的特色,主要在於它以兩種完全不同的面貌向我們呈現:一種是物質的,一種是非物質,一種是眼前的世界,一種是降至幽暗的,記憶的世界;一種照著熱的光、一種發著沒有熱度的螢光…..在另一個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保留了它的痕跡。
第二空間作品,它的構成元素是:1.油燈。2.粗棉紙折的蓮花(依我看,們是同義字)。3.用竹子所紮成的三角形及四方形的框子。4.從竹框向上延伸,由白棉紙所圍成的四方形柱。
這裡我們必須提醒的是,它的第五個元素是由這些燈、蓮花等所排列出來的「軸線」的介入才使展出空間頓時區分出可見的空間與「不可見的空間」:由三朵蓮花所確定出來的短軸線,斜著進入並延伸到牆壁的內部,然後這條「力線」作90度轉彎再度進入「可見空間」,與另一條更長的由蓮花等所確定出來的軸線會合,經過許多的變奏,最後再穿入屋,角進入不可見的空間。並在消失之,前留下一角發光的場域。
在這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幾種力量在運作:1.完全可見、由燈光及蓮花所畫的動力線。2.由白色光柱所暗示的垂直力線。3.在可見範圍中,燈、蓮花、光柱......等的變奏的力量。4.可見的空間與不可見空間的轉換,或是說力量從可見到不可見世界的運動。
第三空間作品材料與第二空間作品相同,但造形不一樣:1.用細竹所紮成的九宮格式的框架。這些架子,兩個一組,可分開,可組成立體雙層的架子,可平放,可立放。2.繩子及紙帶,它可在竹架上編織出網狀物,可以構成十字的圖形。3.大小不同的蓮花。
我們必須提醒的是:還有第四種元素,那是由光線所造成的圓形場域。還有第五種元素,那是在蓮花、竹架下方的各種投影。後兩種元素都是非物質性的。
在這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秩序:第一是在每一單位中所包含的垂直結構:光所投射的圓形場域、黑色的影子、下層的竹架、上層的架子、上面鋪的呈十字形的網子,及十字形白紙帶,及最上、位居中央的蓮花。不要忘了架子的結構,正是九宮格式的幾何學的框架。第二是所列的水平秩序:它是由分到組合,由簡單到複雜,由小到大時演化過程。
在這作品中,我們可以看一種宇宙模型,蔓陀羅的形,那是一種融合各種殊異於一的圖形。當然我們有必要注意到除了不同的材質外,這個符號包容了多少差異的元素。我認為有宗教的元素,也有勞動的元素;有理性的元素,也有靈異的元素;有佛教的元素,也有西方宗教的元素。宗教與靈異皂成我們不再多說,我們倒可以先自問:為何要在這次的展覽作品中強調勞動的元素以及幾何學的部份?
新問題的思考
從陳建北的大量作品中,一種暗示宇宙中心,並且四周包著黑暗或混沌皂向心性空間,在以前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在他的舊作<對話>,就是這種空間結構的呈現。這個作品被供在「宇宙」中心,成為萬物歸向,意義展開的中心。它通向地,更指向天,也連絡了「透過它」而對話的心靈。作品是個聖所,是供超越的乘具。但在這次展出中,雖然也出現了同樣的符號,但它被強調成程度是不同(假如不是已經變成了老套的符號運用)。陳建北很清楚第二空間中的「大蓮花」是這一組作品的高潮,但卻大費周章的用了六個演化過,才達這最後的標的。我認為蓮花雖大,但所佔的位置並不有利,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使其與其他物品隔離,而產「場的作用」。反而以整個第三空間來放置其中的三組變奏。並且六組的作品的邏輯關連,以及視覺的剌激,都足以使神祕及神聖的氣氛消失。
可再進一步研究第三個空間的作品:每一單都以九宮格式的架子為主結構。在我們的文中九宮格有其特殊的意義。清包世臣:「字有九宮…..格內用細線畫界一井宇…..凡宇必有精神總結之處,是為字之中宮…..然後以其字之頭目手足分佈於旁之八宮…..。這裡用了座標與面積的觀念…..他又說:「九宮之說,始見於宋,蓋以尺寸算字,專為移綜古帖而設」,可見是一種幾何學的複製技術…..。他不但把九宮法用於一字的結構,而且用於字與字間的關係…..每三行相並至九字,又為大九宮,其中一字為中宮,以須統攝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供攝朝向 之…..。(引自中國書法理論體系,熊秉明著)」從這可以佑道中宮相當擬人化的統領位m,以及在這個系統中的幾何學觀念。其實我們可以從B一般的幾何學空間來看:第三個空間是被方格所標定的均質空間,也就是說:這些架子、蓮花、十字架圖形…..都被納在這個方格標定的均質空間系統中,這是一種驅魔(神)過的空間,空間已g消除了不可度量、渾沌的部份。反觀宗教空間或心理空,這種向心式非均質的空間,都是非常明顯的。燈光的運用也無法減低這種空間思維所產生的驅魔及驅神的作用,其實在第二空間中,假如用物理學的能量的觀念來看,它也不必一定是一種心理的或靈異的空間,至少物理學觀念的滲入是明顯的。
現在我們要問:陳建北的近作是否有結構上的改變?是因配合空間而作的隨機之作法?還是在更大尺度上,他仍保留了原來的結構,針對第三個問題,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確定的證據。例如:在第一空間(下層的空間),我們仍能看到他一貫的冥間的表現。最有意思的是在樓梯口,在蓮花作品的下方,接著一個通向下方,懸在半空中的樣子。那下方正是第一空間的出暗世界。而這種空間也在第三空間的九宮格、蓮花、十字形,影子的垂直結構中得到迴響。我認為不能從小尺度上的類似性來判定(也不能只從結構,不從趣味上的特徵來判定)。就我的看法,在現在的作品中,彼岸的關切要比B低,重點似乎不再是由蓮花所弔導的彼岸,而在於作品的組單位之間的關係,或是作品製作過程的本身,就像表面/支架的觀念一般,對於作品的構成因素,純從唯物、製造…..的觀念來作各種的變化、動作。有時讓人覺得其中的邏輯的外在指涉更重要。或是工作的樂趣、數學的演繹比彼岸更重要。在他最近的談睖中,左泒的思維要比以前都重一些,科學及唯物的思維也重一些,雖然他仍堅持,很重視神祕的領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