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聖
Sean C. S. H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食托邦–2010第二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文 / 胡朝聖

我們吃進去的到底是什麼?

義大利導演克里亞勒斯(Emanuele Crialese)編導的電影《燦爛新人生》(Golden Door)曾獲得第六十三屆威尼斯影展銀獅獎以及其他世界電影大獎,片中描述二十世紀初,因為美國夢而遠渡重洋的西西里島移民故事,笑中帶淚的超現實劇情突顯了一個世紀前,人類為求生存和夢想而移動的共同記憶與經驗,在那個食物與精神都匱乏的年代裡,似乎唯有美國這個豐衣足食的新天地才是唯一的生路,而片中被刻意放大的各種食材、牛奶成河的壯觀景致,則成了劇中悲苦時代裡的希望之源,讓人印象深刻;這部電影濃縮了人類歷史為求溫飽與創造美好明天而翻山越嶺移動的真實狀態,也同樣使人想起華人移民美國的血淚歷史,過程一樣驚心動魄。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即便全球化的便利提供我們機會享用各國美食,但人類依然飽受糧食問題的威脅,只是其內涵因為氣候、政治、經濟、科技、階級、貪婪等的因素而更為盤根錯節,糧食也成了當前這個世界能否續航或倒退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與人類切身相關,又因極為普通平凡而易導致被忽略的複雜議題。

食物攸關著人類千百年的歷史發展,它不但關係著一個生命或文明是否得以延續,也象徵著一個社會裡慾望、財富、權勢等多重的意涵,食物在人類的社會中,早已超出其所扮演滿足生物性需求的基本功能,它背後所指涉出的是更為龐雜的意識形態、社會結構與權力機制。許多貧窮、飢餓、死亡、掠奪、戰爭的發生,都與糧食有著深切的關聯,正所謂「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而可笑的是在食物之前,人類與動物的差別竟是如此而已!在張口吃下任何食物之前,我們可曾想過在食物供需一條線的單一想像下,吃進去的到底是什麼?是食物,還是它物?是豐收的歡欣,還是別人的生命血汗?誰從中得利?而誰又因此被剝削?它背後代表了什麼樣的生產體系?我們是食物供給鏈裡的受害者,還是加害者?或者萬一有一天我們再也吃不到食物了呢?這些複雜的提問也隨著更多國家或社會內部問題的發生而不斷地浮現出來,只是我們還要繼續無知、冷漠,或選擇視而不見嗎?

------
共同策展人:陳永賢
展期:2010年10月2日至2011年1月2日
地點:鳳甲美術館 (11268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參展藝術家:陳界仁、蔡佳葳、蘇匯宇、維亞切斯拉夫.艾克胡諾夫、畢傑 & 柏格隆、麥克.帕、曼努埃爾.薩伊斯、傑洛米.西佛 、羅杰巴斯科、朱塞佩‧迪貝拉、莫雷斯‧麥萊瑟、維維安‧林文麗、喬納斯‧尼爾森、西爾班+瑪格沙門、哈姆扎‧哈盧比、拉羅‧阿肯恩、拉久錫‧苟歐許、蓋爾‧沖關、皮黎拉‧坦尼亞、邵樂人、派翠西亞‧吉賴德、亞歷克西斯‧拉斯金、邱蘭婷、陳妍君、黃真、陳依純、吳宣萱、牛俊強、廖祈羽、柯欣妤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