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瑪悧
Wu Mali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著作出版 Publications
網站連結 link


從一條無名的溪流開始
 
文 / 吳瑪悧

2010-2012 我與竹圍工作室合作、密集進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核心思考是「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這個計畫以水作為引子,關注於系統性思考,以藝術做為方法,藉著溪流探索、了解都市發展過程的問題,以及人與環境關係的變化。樹梅坑溪的遭遇不只是城市發展的典型,若把歷史層層扒開,可以具體而微看到人們對待環境的方式; 從農耕到鐵皮工廠,再到房地產投資造成的短時間快速開發,在在表徵了人類時代於大地上斧鑿的痕跡,而樹梅坑溪正是這不同時間層積的見證者。

無名天地之始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源起於 2009 年夏,住在淡水竹圍,長期關心本土文化、環境問題的文史工作者吳春和,帶著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和我,沿著溪流由下往上走。他說,我們住在竹圍,卻鮮少關注自己生活的周遭。這次走溪因此對我們而言,是第一次好好去認識自己生活的腳下。在吳老師帶領下,我們看到這十多年間迅速竄起的大樓,在缺乏公共設施與都市規劃下,人車併行於狹窄道路上,而溪流忽而在涵洞、水溝蓋裡,忽而匍匐於違章房舍下,又嘎然出現在大樓牆邊。走在市區後方的農田間,溪床上大大小小的塑膠管線穿梭,透露著灌溉的需求。沿著溪,我們看到、聞到家庭、養豬廢水在溪中冒泡,令人掩鼻的臭味,恣長的紅蟲,讓溪水不堪聞問。而在人口密集的下游,被溝渠化、隱藏的溪,到田野間卻築起了高堤,難以親近。到了上游,看到大大小小石頭散佈河床,沒有邊界的溪,容易親近,這時我們才理解依山畔水的樹梅坑地形。基本上這片從大屯山一直到淡水河口的沖積扇,坡度略陡、部分水流急,溪床上的火山岩,則來自火山噴發的遺留。然而近年隨著農地別墅興建,自然溪流分段被整治,溪越陷越深,水越來越遠。為了防止沖刷所進行的工程,不只水中生物無法洄流,也讓水快速排掉,造成溪床時而呈現無水狀態。難怪當人們聽到「樹梅坑溪」,都會問,「溪在哪裡?」難以理解人們過去吃的、喝的、洗的、灌溉、嬉戲的,都與它息息相關。而「巡水」是過去水師傅的重要工作,1990 年代自來水普及後,這個行業也消失了。

為了研究溪流,跟相關單位要資料時發現,對公部門而言,這條溪不存在,沒有任何圖資。當我們反映溪水問題時,所得到的答案是,下游河口歸高灘局管,中游人口稠密處要找環保局,上游多為農地,因此由農業局處理。原來溪流的破碎化跟政府的治理/不治理息息相關。

早餐會開啟社群對話

隨著自來水設施普及和便捷的交通,以及台北、淡水房價高漲,湧入城市的新住民就往夾縫中的竹圍靠攏; 50 年代不到一千人的地方,現在則有四萬人落戶。對於多數居民而言,大樓鄰居是誰,不一定知道,在地環境的變遷更不是關注所在。在這相較便宜的臥房城市:起床搭捷運上學上班,晚上回來休息睡覺,一天的勞動基本上與在地沒有關聯。透過老照片,我們看到,原來的農田濕地,50年代開始長出陶磚等規模不大的工廠,70 年代後電子工廠進來,吸引許多勞動人口遷入。2000 年後,原本的工廠逐漸變成可容千人居住的廠辦大樓。在道路沒有空間可拓寬下,巷弄擁擠難以穿梭。為了將環境問題招喚居民一起關心,我們於是籌劃環境藝術行動。其中由蕭麗虹與竹圍國小合作,以藝術家駐校方式,和師生共同設計課程,讓教與學從在地開始。淡江建築系黃瑞茂,則帶著學生從都市規劃的視角,透過對於居民生活的考察,討論什麼是理想的生活社區。而我透過「樹梅坑溪早餐會」,開啟與社群的對話。這樣的藝術行動應用田野方法,去探索流域周邊,以及了解大家的關注,尋找對話的可能。

由於樹梅坑溪中上游多為農地,許多地方生產的蔬果就在市場上賣,而新住民們不知道,生產基地其實就在居住的後方。相較於都市人大多對於食物來源不清楚,我們在地就可看到蔬果、豬隻的生長過程,這對於因食安而開始推動的在地食材、標示蔬果履歷等做法,無疑就可凸顯竹圍城鄉兼具的生活特色。因此,從食物到水到生態城市,就成為每月一次早餐會的交流話題。從 2011 年一月到2012 年一月,早餐會共舉行十三次,每次在不同地點舉辦。我們溯溪而上,從下游到上游,認識了溪流的面貌,認識餵飽我們一年四季的作物。尤其有懂得料理日常食材的張惠莉助陣,加上行動靈魂人物--王若璇善於呼朋引伴,還有志工們的熱情張羅,早餐會不只可口宜人,不同路徑的踏查也總帶給人驚喜。

樹梅坑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居住的所在,兩百多年前漢人從福建遷徙而來。現在臨溪口的鄭姓家族,以及位於小坪頂上方的吳仔厝,是少數仍保有祖屋古厝的。沿著中游登山道上行,沿路可見石砌的梯田景觀。據世居於此的高先生說,以前竹圍尚未發展成聚落,上學都要沿此古道,走到坪頂國小上學,大約半小時腳程。可知中下游間在過去沒有汽車的年代,人們透過兩隻腳往來密切,喝的水也來自同一源頭。但柏油道路鋪設後,坪頂人改從北投進出,跟竹圍的關係因而斷了。因為早餐會的關係,上中下游重新有了對話的開始。上游居民關心的也是養豬場對於水土空氣的污染,然而他們更對六 0 年代開始營運的高爾夫球場壟斷水源有許多的不滿,加上球場農藥噴灑,也讓周邊農地受害。尋找乾淨、不中斷的水源,是上、中游想發展休閒農業的居民主要的關注。

其實樹梅坑溪在地地主多年事已高,不再耕種,將地轉租或借給他人使用。靠近下游的農地因此成為都會人退休養生的市民農園。一位雜貨店老闆因為健康關係,決定耕種,找到一塊閒置土地,就種了起來。鬆土挖地時發現土壤貧瘠,還埋藏許多建築垃圾。為了取水、儲水,遭棄置的浴缸、大小桶子都派上用場,成為農地上的基本配備。令人驚豔的則是劉媽媽所經營的「開心園」。來自苗栗,從小習慣農事的她,年紀大了,為了健康與避免無聊,租了一塊地,依照書本指導,種起各類蔬果花卉,讓「開心園」有如一座生機盎然的小農場,與周邊以販售為目的的單調種植形成強烈對比。每當花開,這裡總引人駐足,而劉媽媽也慷慨地把蔬果與人分享,於是這裡就成為大家開心、交友、聊天的好地方,三不五時,附近的農友們就在園後方共食起來。從這些業餘的農友身上我們看到,都市人退休後,也會有回到土地勞動的渴望,回到「要怎麼收先那麼種」的簡單存在感。然而農園最大的隱憂也是,水從哪裡來?

諷刺的是,下游捷運站周邊,包括竹圍工作室所在,居民們最大的困擾是,每逢大雨必淹的窘境。下游有捷運工程排水的錯誤設計,中游水利工程又想方設法讓天上來的水快速排掉,而進行農耕又常缺乏穩定、乾淨的水源,因此樹梅坑溪從上到下,水旱、水污染、水患是大家永遠避不開的話題。

村落感與未來的學校

在與溪口鄭氏古厝長輩聊天時,她說,年輕時就在陶瓷工廠工作,當時竹圍大約只有十戶人家,只要手往溪裡一撈,就有魚蝦蟹可食,曾幾何時,溪水不再清澈,退潮時溪岸邊也都是油污。都市短時間的快速發展,人際關係淡漠了,而更關鍵的是,全球化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黃瑞茂長期關注水岸環境的變化,每隔幾年天際線、海岸線就不一樣,即便到今天,馬路沿線仍是大型房產廣告,「竹圍不僅空間上、時間上都充滿了混雜、異質與拼貼」。深深刻畫人與土地關係的土地公廟(福德宮),是在地最多的廟宇,然而在地最多的店家是早餐店、飲料店。不同時間感的生活模式,如在菜場販售自己栽種量少的蔬果或糕點的,修鞋、補衣、磨刀的,與速食、超商並存,狹窄巷弄裡摩托車、汽車也總似急於快速離開。如何翻轉快速、消費的世界、重塑生活價值,讓新社區也能塑造自己的文化認同?因此淡江團隊以「流動博物館」概念,到社區幫民眾修理電器、教大家種植花草,從了解居民真實生活狀況,到構建社區生活地圖,透過行動對話,企圖翻轉臥房城市為生活的城市。

而蕭麗虹所帶領的「我校門前有條溪」,透過藝術家進駐校園,和竹圍國小師生展開合作,協助老師們以樹梅坑溪開發課程,多位老師因此在創意教材競賽中獲獎。然在眾多成果中,可貴的是有國中小家長會長們的支持與投入。例如郭維志會長,老在地人,樂於帶著年輕學童一起認識他所經歷過的摸蜊仔兼洗褲的嘻水生活。而這連串事件也激發竹圍國小陳建興老師和洪雅雯老師與學生們,一起建構了『小溪的眼淚—樹梅坑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網頁。世居竹圍的陳老師,認識在地許多長輩,帶著學生們進行耆老訪談,也蒐集到許多珍貴的老照片,更去調查樹梅坑溪的源頭,成為今天要瞭解地方環境變遷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從耆老口中得知,其實地方居民以「大坑溝」指稱溪水,但在吳春和及藝術行動的推波助瀾下,「樹梅坑溪」逐漸取代成為正式的名稱。而竹圍工作室多年的在地紮根工作,也逐漸轉型為關注環境教育的藝術村,與黃瑞茂合作,以「山水間的藝術遊廊」與淡水多所國小持續合作,並結合每年國際駐村藝術家,發展與社區多樣的創造性對話。

城市在山水之間的農藝學校

早餐會所開啟的溯溪,邀請民眾以身體貼近溪流、了解地方的紋理、認識生活的環境,多位長年參與環境運動的夥伴如陳建志、陳江河總義務擔任嚮導。而後來成為在地居民的李曉雯在竹圍工作室工作期間,更投入行動的持續經營。社區裡的蝶類專家林柏昌,多年前也開始帶著淡水社大,持續進行樹梅坑溪的生態記錄,並在臉書成立「樹梅坑溪生態誌」粉絲頁,隨時更新觀察報告。黃鉤蛺蝶、琉璃蛺蝶、無尾鳳蝶、金蛛、斑眼食蚜蠅、、、。原來除了上千頭豬隻,在樹梅坑溪流域裡更有許多沒聽過名字的昆蟲。據林柏昌說,竹圍很難得還有本土原生種的八哥,其他地方已多被外來種入侵。而台北鳥會定期帶隊來賞鳥,這裡有大冠鳩、大卷尾、紅鳩、、等。若從大冠鳩的生態習性來看,牠的存在似乎說明,在這個擁擠不堪的聚落周遭,拜陽明山國家公園之賜,流域的山林生態還不算太糟。今年三月,在一次溯溪探勘途中,我們在濃密的樹叢裡忽然望見傳說中蓋了一半、荒廢的別墅群落,走進一看,竟有蝙蝠的巢穴,大為驚嘆。據說蝙蝠會協助植物種子及花粉的傳播。所以,即便不斷的城市化,似乎不同的物種也會找尋自己存在的方式。

樹梅坑溪雖只有幾公里長,但這些年的持續微小行動,在竹圍工作室夥伴一棒接一棒的耕耘下,也形塑出一個守護聯盟,繼續探索隱藏版的流域秘境,並且打造幾條溯溪路徑,讓大家透過溪流一起共學。某種程度的,樹梅坑溪已成為一所學校,對於我們在思考城市與自然,提供了許多反思的教材。(本文發表於”藝術觀點”ACT,No.80, 2020.1, pp.38—44)

《藝術觀點ACT》80期,頁p.38-44,2020年1月出版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