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寬育
Chen Kuan-Y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實體化的樂譜—王仲堃「+ - * /」聲音裝置展
 
文 / 陳寬育

從早期由雕塑性出發製作自動演奏樂器,之後經由數位技術進行對「音樂性」與「身體感」的交互轉譯,由「聲音雕塑」發展為「即時音像互動」;而近期則開啟對雕塑性之回歸,展開「自製樂器」做為聲音裝置,那關於聲音與數位編碼的本質性探究;觀察王仲堃的聲音創作,涉及了三個主要的關鍵字——雕塑、樂器與聲響。

而「觸感」的概念在王仲堃創作中佔據核心位置,做為一種記憶的出場形式,藝術家曾如是描述觸感:「這記憶就像是在一個和煦的午後漫步在沙沙作響的海邊,風聲、浪濤聲與吹拂在皮膚上帶點水氣的黏膩暖風,赤腳觸及酥軟的沙灘等,複合卻又整體的一個模糊感受……」觸感連繫聲音與身體,也連繫了感知和記憶,在其創作實踐中,不斷思索觸感的作用。

從本質類比卻有奇異數位效果的作品〈聲瓶〉與〈空.器〉開始,王仲堃探討人對聲音的知覺感知在以耳朵為接收器官之外的其他可能性。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個展中的〈空.器 #2〉即是放大此經驗感受的實驗,長柱上垂直排列的十二個電磁氣閥是吹氣與發聲的機關,而經過紅外線測距感測器的物體因距離差異可觸發並改變氣閥的聲響節奏。

聲音的產生來自震動,並經由特定的介質傳遞,空氣即是人類得以聽見聲響最主要的媒介;而此時須經由膚觸,甚至須動員整體的身體表面的〈空.器 #2〉探討聲音傳遞的觸感,除了是一種對於聲音以空氣為傳遞介質的一種迂迴的「再確認」,同時也如王仲堃所謂的「給予親近的觀眾一種輕拂且幽默的攻擊」;在某種意義上更是關乎身體/聲音氣流狀態的現象學式感知的描述。

從純粹的音與加入時間向度後帶有敘事(甚至抽象情節)的音;從聲音的本質到聲音做為一種資訊傳遞的單位轉換;也從觀者的身體到樂器的身體,這就是〈另一種音景〉這件作品所欲延伸的。作品分為「機械裝置」與「軟體運算」兩部分,數輛機械纜車加上紅外線測距感應器,在五組平行鋼索兩端往返移動,纜車位置在持續地接收與轉譯過程中,將參數儲存為數位的資料庫,觀者可透過記錄檔的重新排列觀看如「譜」(sequence/score)般的圖景,記錄檔中由數字編織成的譜,則以Cycling'74 Max為即時處理的運算軟體與發聲介面,而這些不斷累積的數據資料,則是王仲堃隨後於現場演出時的主要參照樂譜。在裝置現場,將「音波」的圖象顯示於螢幕上以及機械纜車的視覺感受,有如樂譜上動態移位的音符——一個樂譜的實體化比喻。

如此,〈另一種音景〉以同時具有視覺意象、符號意象與聲音意象的樂譜為喻依,「實體化樂譜」隱然包含著可望由聲響通向音樂(或某種敘事腔調)的狀態,然而卻受到自身原始條件的阻礙(一組組的數字編碼),以及樂音成形規則的限制,王仲堃營造的這個聲響空間,便不是如文學小說般交織著多種聲音,同時每種聲音內部都包含著差異和多樣性的複調空間,而是一幅由機械馬達、紅外線感應器、傳輸線、螢幕與波形符號構成的、具強烈視覺感的空間圖景。在關於空間移位與媒材轉譯間,聲音以數位編碼化的資訊源頭的初級素材之姿現身。而隨機與轉譯的過程,也形成了作品的某種詩性的向度——並不直接映現聲音,或意象的直白描述;那貌似隨機,卻是隱身其後的某種格律揀選程序後高度凝鍊的編碼、轉化。

如果溝通的過程與形式對作品總是重要的,那麼展覽中的兩件作品,分別以機械和電腦的「身體」迎接它者靠近的時刻——第一件作品「發射」了音波攻擊,而第二件作品轉化為再編碼的聲音圖象;王仲堃的「+ - * /」裝置場域,展開了一幅交織著程式理性與任意直覺的聲音風景。

2010.9 原載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年刊》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