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冠英
Gwen Kuanying Kuo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生活就是奇觀─訪里昂雙年展策展人侯瀚如
 
文 / 郭冠英

侯瀚如,1963年生於廣州,1990年後移居巴黎,九○年代至今策劃多項國際大展,2006年任教於舊金山藝術學院,今年二月獲邀為里昂雙年展 策展人。他歷經中國文革/童年、改革開放/少年、第一屆高考入北京中央美院、國際後冷戰時期、歐美國際策展/青壯年……跨越多文化的背景對其策展觀有如何的影響?

Q: 6月初和侯老師討論了訪談題綱不久,您就從美國飛往歐洲(法國)兩個星期,一直到6月25日回美國,隔天正好是您在舊金山麥克‧沃賓畫廊策劃的展覽開幕……

A:我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說是在飛機上度過。

Q:您飛往歐洲是為了里昂雙年展「每日奇觀」,而現在於舊金山麥克‧沃賓畫廊的展「暑期;或者,近觀我們(未)曾去之地」(Summertime; or , Close-ups on Places We've (Never) Been)全是錄像裝置的展覽,這也是一種當代奇觀的反映?

A:日常生活的奇觀,或者說,奇觀與被奇觀社會(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所排斥的日常生活世界之間的矛盾和張力,以及二者互相碰撞所產生的能量和創造力,是我近年來關心的主題。我的展覽都有相互對應的關 係,像2007年在SFAI畫廊的「世界工廠」(World Factory),就是「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的前置舞台關係。

Q:可以想見您在很多國家從事策展工作的忙碌動態。由於您本身的遊歷,很自然地多元文化、全球資本化、都會化……等議題,都在您的關心範疇中。可否談談當代策展的趨勢?或正在形成的策畫模型?

A: 如果真有趨勢的話,國際間的策展趨勢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同時也取決當下不同的策展人關心的當代現象,和每個策展人各自長期研究的當代議題,而每個 策展人各有不同見解。在當前的藝文生態中,國際雙年展無疑是絕對地呈現當代處境的一種形式。若說目前真有趨勢的話,就是因應目前全球政經環境的變化,有些 話題在某一特定時刻討論。今天越來越多藝術家將普通日常事物轉化為新形式、或突顯被壓制的少數民族的聲音、創造共同體的利益,挑戰常規從每天日常小事開 始,這種草根性的藝術活動在我看來,是當前全球藝術的核心,也是本屆里昂雙年展在探討的。

Q:在2009年第十屆里昂雙年展的主題為「每日奇觀」(The Spectacle of the Everyday)與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日常奇蹟」(Everyday Miracle),顯示您近年來關注「日常」與「奇觀」的議題與之間的關係,可否詳談如何透過藝術來自覺、再現「奇觀」?

A:兩年前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以女藝術家為主,在一貫男性強權的機制下,女性觀察世界快速變動的角度很不相同。像沈遠用放大的奶瓶奶嘴和有關兒童的紀錄片,呈現母性的裝置語言;尹秀珍的《武器電視塔》由布料、紡織品、盤子組成;闞萱用錄影建造聲光迷宮;曹斐用「第二人生」(2nd Life)軟體在雙年展再創自己的中國翠西館。我今年的里昂雙年展「每日奇觀」(Spectacle of Everyday)則把此邏輯放大,約60位參展藝術家(不限女性)來自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和藝術團體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質疑,去重新定義「全 球化」。在全球資本化的消費意識形態之下,不論網路、電視或任何電子媒介,意像創造和再現是在一種資本結構當中,而奇觀則是其再現的形式。我們的自我認知 和因權力構下的社會秩序息息相關,這是非常當代的處境。

Q:請進一步詳述這樣的奇觀與「日常」的關係,以及您要在展覽中形塑的聲音?

A:嗯,所謂奇觀,這是我們存在的最基礎狀態。今天人們感知著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溝通,都是通過與資本市場息息相關的媒介系統,這些媒介以其奇觀的形 式無形中操控著我們的感知、想像。如何超越這種極限而獲得真正的創造自由是當代藝術的中心挑戰。這就是我在近年許多展覽中,策劃主題集中於藝術對現實、媒 體和再現的檢驗。

我最近比較關心日常生活的世界,是關注社會權力關係在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產生的影響和問題。在全球資本化下,金錢不只是權力的籌碼,金錢就是權力本 身,連帶影響到個人生活。在資本主義的行銷下,不但生產方式全球化,第三世界國家為第一世界國家提供勞動服務,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社會也被媒體網絡組織成 為一種奇觀(Spectacle);人們真實的生命狀態卻被邊緣化。民主這種政治理念是很好,但民主也逐漸流為一種形式,議會便成了有權勢者所利用的一個 橡皮圖章。看似自由的網際網路也有各式各樣的有利於有權勢者的規定和控制。但是,不斷有人在製式規則下跳出來反制約,我想從展覽中呈現這樣的一些自覺抵抗 的聲音。

當代藝術從過去比較前衛地下,到今天也可變成主流,身在藝術界的我們還能做什麼?藝術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如何呈現多元的、甚至反抗的聲音?當藝術與主流文化對話時,當中的權力關係是很微妙的,有藝術家個人的權力,和社會機制、政治關係。

Q:您怎麼看待藝術家在當代全球文化中,透過藝術創作可以做的影響和貢獻?

A:在網路和全球資本化的現實狀態下,沒有人能自外於社會因資本結構產生的奇觀而生存,藝術家也不能置身事外。但生命不是只有吃喝玩樂吧,人是需要思考的;當代藝術就是引發人們思考的觸媒。

藝術家可以自覺地處於全球資本化環境中,但當代藝術如何與普通人溝通?文化如何對政治產生批判的力量?如何對既定秩序有所質疑、衝撞出開放性?在 全球化下如何產生一種另類的全球化(alter-globalisation)?透過展覽,這些思考並不只是藝術家的想像,而是在想像烏扥邦的同時看看能 不能建構更好的未來。

Q:談到藝術的政治性,若有一位很好的藝術家不願介入政治、很少社交,而將時間多花在專注創作,他的作品所能產生的政治性為何?

A:他本身的政治性可能更為突顯,藝術的獨立性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的姿態。

Q:因此當您從事獨立策展,在世界各地與許多美術機制合作、協商折衝,可以說在進行一種政治,而實踐出一種藝術理想?

A:您可以用自己的辭彙來描述您的觀察。比如說民主的口號是「自由平等博愛」,法西斯的口號是「家庭勞動服從」……從現代化以來城邦與都會(urban) 的架構就是一種公眾領域,一個public space 。現代民主政治為公眾表達意見的管道,通過政府的結構,讓這種理想傳達出來,藝術則可以為政治理想提供一個出口。我們現在則正處於目睹全球政治、經濟、社 會新秩序的重整,以及人類經歷與過去歷史不同的溝通方式;也就是說在全球的社會運動主義和獨立的自主下創造出新的、由民間底層發起、開展至上層的社會運動 就像米歇爾‧迪瑟扥(Michel de Certeau)三十年前即指出,日常生活是一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做事的方式來挑戰既定秩序,因而獲得到新的自由的天地。  

Q:您的跨文化背景和跨地域的生活,產生的文化認同與其他世代極為不同,既不限既定文化、對主體意識的認知也超越地域界線,如在許多國際策展中提出「游牧 認同」(nomadic identity)、文化混血(Cultural hybridity)、「朝向新在地」觀(Towards New Localities)的觀點、以及您近年來提到過glocal一詞。但您身為國際策展人,有時面對單一城市規模的展覽,如何進行社會介入,參與當地藝術 生產?

A:「在地」(local)所呈現的事實上就是回應與「全球」(global)的關係。世界各地已不存在單純的全球化、或單純的地方化。不論歐、美,現在 在很多的國際都市,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已經沒有太大界線。全球與在地是互相關聯的‧新的文化格局越來越複雜,外來的東西已經被內化,國際藝術家在全世界越 來越多,各個國家為自己的民族認同建立一種迷思,建立許多政治正確的說法。

本屆里昂雙年展的許多作品證實,在Glocal的實況下,藝術已不能以當代奇觀為自滿,藝術之所以走在前端,就是要挑戰既存的秩序和認知。成立二十年後的里昂雙年展,本身也在挑戰自己,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再現平凡中的不凡,全球藝術新趨向已經回歸到日常生活本身。  

提到展覽如何進行社會介入,參與當地藝術生產,我很多展覽不僅是在單一城市進行,但進行的點遍佈各地,如Cities On the Move(1997-2000)以呈現東亞城市相對於西方都會的快速現代化,而以藝術、建築和影像作為表現。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以散佈伊斯坦堡城市各點 作為展覽場;里昂雙年展將在里昂市和其周邊地區四個場館舉行。

Q:不只在不同城市,若從宏觀來看,現在您的策展是在世界各國同時進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您的Curatorial工作也不只在美術館或畫廊等展場進行,也在學校中,若說整個藝術體係是文化生產的大機器:藝術學校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最後談談教育吧,談談您近兩年參與的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簡稱SFAI)跨領域學科MA(藝術文科碩士)的規劃,以及您如何將策展經驗如何延續於策展教育中?

A:其實我加入是SFAI的MA成立的第二年,這是歐奎‧恩威佐規劃而在2005年成立,SFAI的跨領域(Cross-discipline)這較符合 當代藝術的實際狀態。藝術在社會的轉變中,是不能也不可能關起門來獨立的,當代藝術在複雜的專業和跨人文學科模糊的邊界,領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互跨。 MA的三科系:當代藝術史與理論(HTA, History& Theory of Contemporary Art)、都會研究(Urban Study)、展覽與美術館研究(EMS, Exhibition&Museum Study) ,學生有許多重疊的課程,也有為期一年要一起完成論文和實際策劃一個活動出來。有也要和創作科系(MFA)的學生一起上課,這是美國其他藝術學校少見的, 在學校不只上老師的課,更多時間是和同學彼此刺激成長。
  
我開始的EMS課程是以研究藝術機制(institution)與「再現」representation)的關係。策展經驗的執行面好教,但策展 觀點很難教,因為很多都是親身體驗和自我教育的養成,如一個全球公民的概念,對曾在國際創作的人來說就比處於單一文化中的人容易了解,不過這在未來當代藝 術界會是越來越普便的常態。

Q:就像您現在在舊金山接受訪談之後,過幾天又得飛往不同城市,全球公民和全球游牧狀態真正體現於您的生活中……非常謝謝老師百忙之中抽空接受訪談。

A:不客氣。最後我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註意下面訊息:
法國里昂雙年展
展覽時間:2009年9月16日- 2010年1月3日

來源: 《典藏.今藝術》雜誌 203期 2009年8月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