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
|
文 / 林怡秀
The Testimony of Food Ideas and Food
一個民族的命運取決於其飲用的食物以及進食量的多寡。穀類創造出藝術的民族,蒸餾酒則毀滅了印第安人。對我而言,俄羅斯是個建築在酒精上的獨裁國家,誰又知道西班牙民族的墮落是否和過度食用巧克力有關連呢?
——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論現代興奮劑》(Traite des excitants modernes)
美術館廊廳上擺開了一張西式長餐桌,上頭鋪滿葡萄酒、糕點、甜甜圈、義大利麵、水果、奶茶、康寶湯罐,桌旁插著一盆罌粟,桌前坐著穿著浴袍的大鬍子男子……讓人想起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的電影作品《廚師大盜、他的太太、他的情人》(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中的盛宴場景。表演之前,藝術家站上體重計秤了秤自己的體重,然後回到座位上開始進食,過程中,兩側的電視隨著波麗露樂曲的節奏即時側錄放映著這場像是一個人的大胃王比賽,表演結束在一場大吃大喝之後,藝術家回來計算增加的體重,在餐巾紙上寫下:「藝術的重量0.6kg」。
序幕:取自食物的場景
上述是耿一偉於「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的表演,在開幕前宣告著一場藝術盛宴即將開始,這600公克的重量記錄了一場演出的時間與過程,而隱身在場景之中的線索(與展場內作品相呼應的食材;以食物為題的古典畫冊;丹麥導演萊斯(Jørgen Leth)1981年完成的作品《取自美國的六十六個場景》(66 Scenes from America)〈沃荷吃漢堡〉(eating a hamburger)等),則反映著食物與藝術史、社會史之間,長久以來始終緊密的關係。如策展人蕭淑文在論述中所提及的巴爾札克,他在《論現代興奮劑》中所論及人類的生產力和改變人類生命力的飲食之間的關係,蒸餾酒、咖啡與巧克力,飲食的狀態表現了時代的特質,而其中的社會性和物質性更訴出人類意識的糾葛。在藝術形象上的援引則有如17世紀常以食物為題材的荷蘭靜物畫名家克拉斯(Pieter Claesz),她認為「在克拉斯的畫中,刻意用素樸的單色調與細微的光線來克制食物奢華的質感,過剩的食物體現介於物質與精神兩個世界的象徵形象:既指涉稍縱即逝的物質性,也暗示著其無法泯滅的精神性」。在食物脫出維持生命所需的純粹任務時,某種具備了心理、生理、自我概念、階級、信仰、價值觀等它種關係也同時浮現。蕭淑文說「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這個充滿誘惑的展覽,除了感官經驗之外,更希望藉由食物所產生的距離引出思想,以展覽所設計出如劇場般的八個場景去鋪陳生活、文化、消費等種種題目。
信仰、慾望
「食物箴言」自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大廳張恩滿與半路咖啡的《半路夜食譜》開始,蕭淑文強調此次展覽乍看之下雖充斥著鮮豔誘人的氣味與色彩,但展覽的破題便是有意識地透過以國家獨立為信念的社群形貌,進行對於社會、環境狀態的反芻。在現場供人自由索取的食譜中,指出了數個具有獨立精神與強調勞動及尊重土地的團體,食譜在此成為傳達不同主廚信念的介面。走入展場後,李明學鑲在牆面上的巨大《甜甜圈》,放大了慾望的視覺感,李明學認為,做為食物的甜甜圈無法提供身體足夠的飽足,但卻能滿足心理、引發噬食的慾望,細看兩組甜甜圈裝置,滿佈其上的彩色巧克力米實為許多小人模型,既如甜食包圍感官,又如慾望使人沉浸之感。一旁何采柔的《記憶過曝》,則是改變了水果原本的物質狀態,塗裝著豔麗指甲油的雙手輕而易舉地將之撕揉分解,在汁液淋漓的畫面中表現出慾望過度後的暴力情境。展場中另穿插有數組王德瑜的聲響作品《No.78》,在充斥食物氣味、色澤的展覽中,傳出各種帶有戲謔感的飽嗝聲音,以生理現象隱隱回應著其他展出作品所訴諸的慾望狀態。
文化、記憶
「食物是一種記憶。食物回到生活,除了味覺生理誘發我們選擇食物的味蕾,是被某種強烈情感所驅使,在某種距離中被陳述出來。食物加入記憶的元素所呈現的脈絡,才能完整,才具有意義」。策展人也在展覽中指出了食物與記憶的關係,食物繼承了不同文化與記憶的結構,而味覺誘發記憶的過程,正如被引用不倦的那塊瑪德蓮娜蛋糕與緞花茶,在維也納中餐廳裡長大的楊俊,於作品《飲、食、藝術、生意》中以空間與食物連結日常,也在其作品脈絡也不斷回溯著自己的成長記憶,「通過食物的味道,具有一種明確的感覺,讓我們的情感被喚醒,不論是感傷或冷漠、歡愉或痛苦」。湯皇珍與劇場導演謝東寧則是利用四個文本與四場演出(做一道千層麵),由哲學角度的概念不斷解構、重組食物之下的思想疆域。
關係、墮落
「食物描述了最複雜的東西:在同一個儀式中,愛與恨、誠敬與蔑視同時並存」,在展場空間的幾處折點上,策展人放入了以「關係」為分類的作品。位於中庭廊道前的偽巧克力商店,是涂維政的《情人節快樂》,經常被用來做為愛情隱喻的巧克力,在此卻被塑造成軍事武器的形狀,涂維政表示他試圖在這件作品中思考中華民國的處境,商店兩側的武器造型分別來自台灣與中國,而在現實中,這兩國的武器來源又分別購自美國、法國、英國等,在糖衣的包裝下,這些國家的關係到底是情人或僅只於利益交換?在展覽動線結束前,袁廣鳴那張精心佈置,在看似平靜之下卻不停以聲響打破沉默的餐桌《預言》,一方面洩漏出人與人之間趨於停格的關係,一方面也回到藝術家所說,禪的自我訓練方法:在震驚狀態下方可感知心的位置。在這張長桌旁,郭文泰攝影作品《食戰》中的食物則利用以食材交戰後的場景,進入到人的內心層次並將真實情感藉由食物加以視覺化。
在《論現代興奮劑》,巴爾札克談到菸草,他說:「人類怎麼也沒想過當煙囪也可帶來快感。」亢奮、麻痺、著魔、停頓,這是林其蔚在創作《靈芝仙草繪》時的體驗。而在展場中成片綻放的罌粟花海來自陳慧嶠之手,她以一床潔白的嬰兒車對應於生長於麥田中的豔紅罌粟,在《罌粟花》手冊中,藝術家也彙整了自神話、占星學、古老傳說與煉金術中,對此植物的描述與發展脈絡,這種帶有窒息誘惑,邪惡與魔力並存的矛盾體,象徵著某種引領人走向美的追求與自我毀滅的路徑。近年來開始書寫故事的黃博志,此次也為展覽撰寫了短篇小說〈蛋白質男孩〉,並在展場中飄散著食用漂白水與石楠樹的氣味,用以具體化小說中關於精液氣味的描述,以及故事中關於迷戀性,人與食物之間交互餵養的過程。
知識、消費
在聖經中,蘋果又被稱為知識之果,在張暉明的錄像作品《蘋果樹》裡,以三種不同物質呈現蘋果的形而上概念,表明物質與抽象概念皆在人的意念中啟動思想。邵樂人則結合了網路社群與騷莎舞運動,將食物與生理健康的知識融入一般生活,並進一步發展出「騷莎人生-騷莎人生活指南應用軟體」APP軟體供免費下載。法國美食家薩瓦蘭(Brillat Savarin)宣稱「飲食習慣表現一個世代的特性」,在廖堉安的作品中便是由他發展許久的鳥人符號,嘲諷當下對健康飲食方式的讚揚,這個世代,健康飲食成為生活指南,「低脂、高纖、有機」成了許多食品的最大賣點,這樣的知識論結構造成了一種過度控制或放縱的方式,同時也成為這個世代的飲食特徵。「消費」是對於物質原欲追求的最基本手段,在王俊傑的《十三日羊肉小饅頭》中,藝術家將象徵古代皇族飲食的宮廷料理,以現代所熟悉的電視購物概念引入中產階級式的消費市場中,而林明弘帶有古意的攤車《又甜又涼》,卻販賣著跨越國界的咖啡與甜點,這個在當下日常中不斷被常民渴求的飲食組合。最後,劉信佑的黑白攝影《超級市場》脫離了一般對於表現食物必須鮮豔新鮮的印象,他以靜止的影像記錄下蔬果逐漸腐敗的過程,同時也是對於當代資本主義下市場供需鏈的直接批判。
(典藏今藝術3月號/2015 第270期/P.152-1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