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文
相關專文 Essays


從無以名狀的頓挫中走向無邊的汪洋
 
文 / 陳錫文

拜訪薇珉是在今年還感覺到微微寒意的春天,我走經國道六號去黃薇珉家,沿途會穿越了兩個冗長的隧道,高架道路的支幹櫛比鱗次的穿梭排列在山谷之中,讓我一直有種穿梭飛行在身林間的感覺。這條聯結埔里與台中的高架路段,可以想見帶來多大的便利,但總是有個不安的聲音響起,儘管這一切真的便利...。

這次的特意拜訪,為了四月份黃薇珉的新作品發表,除了了解她的創作近況,也先一睹她近日的作品。出乎意料地,作品雖然延續了先前「吞食」的系統,卻以一種先前未曾有過輕鬆姿態展開,「讓創作情緒繼續沉溺在先前對土地的悲憤,似乎是不健康的...」薇珉一派輕鬆的面對我的困惑。「...對土地的關注,我在意的方式還是一樣,但轉向另一個較大而開闊的視角,看看這個海島國家,之於土地上的建造、之於汪洋大海上的小島,這些透過建造而產生緊張的平衡,變得像是可以存在的裝飾物...。」的確,薇珉一如往常的把視點拉到極遠處,這一座座的山、這一幕幕的景,以致於我們所居住的島,都還是變成獨一無二的造型,不同的是,從原本用於暗示土地的深赭背景,轉而變成靛青的汪洋,於是順理成章的可以嚴肅,也應該輕鬆。「每一條公路都進進出出在不同的『口』,於是一條條的公路就在這『口』與『口』之間串起來,於是『一口一口』的想法就這樣產生了…。」我看得出來薇珉相當滿意她所為自己即將舉辦的個展所設定的展名。

我了解創作者對於某一個關心的議題,透過獨到的藝術表達手段呈現出來之後,接踵產生對現實情況的頓挫與無力感,在確定回到藝術問題的探討之後,似乎能讓問題變的清晰而簡單。在黃薇珉的作品中,極端繁複關於土地或是島嶼的描繪,依然令人細膩的感受到狀似植物性的披覆,她使用這個抽象的符碼,一語道盡所有需要寫實鋪陳的具體現況,取而代之的是在腦袋裡的假設與延說,在同一個架構下的暗寓形式下,以顏色來暗示的背景海洋或是大地,讓她的作品在符號與具體描繪之間,產生一個充滿想像的平衡。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有別於所有的作品當中,《台穿魚口線》一作,更直接的讓畫面中的主題,以一個單純的造型與色彩,取代了原本該是以細膩而微觀的語彙,她把這些畫面中所需要描繪的縝密,轉而呈現在對色彩的表面質感與色彩的視覺深度上的細膩經營,從中我看到了薇珉另一個開闊的方向,並令人感到興奮的期待所有薇珉之後的新作品走向。

薇珉從觀察山林間人為的建造,直到透過汪洋的大海來欣賞我們所身處的小島,薇珉的大視野讓她的作品獲得另一個高度的提升,而作品的細膩與完美仍是她一慣的堅持,一個優秀的藝術工作者身影,的確就該如此。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