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驥
Chia Chi Jason Wang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人‧獸‧風景─黃海欣、林彥瑋、林煒翔三人繪畫展
 
文 / 王嘉驥

《人‧獸‧風景》的展題對應了黃海欣(1984-)、林彥瑋(1987-)和林煒翔(1983-)三位台灣年輕畫家近期各自的創作主題。

人作為題材,自來是藝術史重要的核心內容。西方藝術家受惠於深厚的古典與人文主義傳統,對此主題的探索尤其深刻,迄今仍擅場當代。相較之下,台灣受中國明清傳統影響;雖然在二十世紀之後,先後因日本的現代殖民而啟蒙,以及在1950年代以後,廣泛受到歐美現、當代文化洗禮,台灣藝術以人物或肖像為題的創作,卻始終薄弱,甚至談不上有此傳統。

檢視台灣年輕世代藝術家,同樣罕見對於人自身處境與存在狀態的深層辯證,以及在面對人生遭遇和歷程時,能對情感、慾望與追求,提出鞭辟入裡的哲學觀照,或是對人性的自我提升、超越,乃至於沈淪、墮落、救贖等議題,具有獨特的發掘與洞見。台灣當代藝術以人為題的創作,成就甚至不如文學。對比於較晚崛起的中國當代藝術,台灣年輕世代對此主題的思考與表現力度,同樣遜於前者。

表象所見的是,年輕創作者雖如過江之鯽,他們──男女皆然──看似勇於再現自我之形,卻多數採取庸俗化的綜藝手段,僅止於將自己的形象化妝成奇觀。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原本富含批判反思的「超真實」(hyperreality)概念,如今成為這些藝術家浮誇自己存在的表面形式。「臉書」時代來臨以後的自我明星化現象,同樣也充斥在年輕一代的「藝術」當中,甚至讓他們順理成章地內化為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虛榮。數位相機自拍的快照,立即而直接地轉植為繪畫。矯飾的油彩滴流,影像的刻意晃動與失焦,相機快門過度曝光的效果,或是「視網膜顯像」(retina display)式的寫實眩技,大多曝露了年輕人專屬的視覺暨感官淺薄。這些看似鮮明搶眼的形象手段和技法,在過去幾年來,快速變為樣板且千篇一律,並凸顯了創造性匱乏的弱點。

黃海欣畫中的人物主題,主要反映了傳媒奇觀現象下的超真實景觀。雖然運用表現主義技法,題材卻屬於大眾文化的範疇,與普普藝術(pop art)的脈絡有關,但又不同於新普普(neo-pop )。她畫中形象的來源,多數改編自已經出版或播出的傳媒攝影影像。其中,不少影射台灣政治或社會奇觀的畫面,甚至是透過電視螢幕看來的──也因此,暗喻了一種來自二手訊息的間接與被動。她在創作自述中指出,因為有感於自己身為「安和享樂」的世代,她想要透過畫面的營造,去「練習」人如何應對「苦難」與「災難」。反諷的是,她畫中的敘事絕大部份都是現實生活的碎片,亦即她自言的「片斷」,而且凸顯了日常生活的「猥瑣」。

就像防災演習經常給人的滑稽與矯情印象,黃海欣在畫中所擬造的各種「練習版」的苦難與災難,往往耐人尋味地變形為帶著「奇怪」玩笑語氣的戲謔或調侃。而且,就在洩漏「熟悉的怪異感」與「怪異的熟悉感」的同時,她的畫面格外凸顯了台灣安逸世代的生命之輕。然而,就創作而論,藝術如何能夠間接而有穿透力,輕卻帶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這更是眼前絕大多數年輕藝術家必須迎面以對的重量測試。

人物與肖像主題在台灣當代藝術中逐漸消散的現象,確如警訊般地反映了「人」主體價值在當代失落的危機。對比於黃海欣,更年輕的林彥瑋畫中已經不見人的行跡蹤影,而只看到過動物肖像的再現。透過數位相機和鏡頭景深的調度,他以類似1960年代末期照相寫實主義常見的形式技巧,特寫放大了他所擷取的各種獸的頭像或半身像。這些動物其實都是人類世界複製的雕塑物件。據林彥瑋自己的描述,在這些塑像當中,一種是公園或校園裡,「身分與功能逐漸凋零荒廢」的景觀雕塑;另一種則是微型玩具。在現實世界當中,兩者的尺寸相差極大,本意卻都是作為兒童的玩物之用。

英國藝評家約翰‧柏格(John Berger)曾經指出,動物與人的關係自19世紀起,出現了巨大斷裂。隨著人類大量的獵殺與馴化,動物逐漸從地表消失,或成為動物園的活標本。來到現、當代,動物邊緣化的地步,演變到只能以寵物的身分和迪士尼(Disney)所塑造的奇觀造型,存在人類的家庭生活之中。*林彥瑋畫中的動物,沒有例外地也都是被人類馴化,甚至已成寵物的獸。它們的形象確實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迪士尼動物造型的影響。透過形同公園/校園廢棄物的動物塑像,林彥瑋一方面閱讀到了「在整個社會變遷的環境下」,「它以一種詭異的姿態存留」;另一方面,他也在縮小版的動物玩具模型當中,發覺了「我們」其實是在「另一種粗糙廉價的規格化生產姿態」中渡過「童年」。彷彿意外啟蒙似的,林彥瑋藉由這些「極端人工化的仿生命」形體,驟然發現了「某種真實與虛假的尷尬臨界」。

儘管不畫人,林彥瑋倒是利用現實世界廉價粗糙的動物塑像,影射工業化與商品化的現、當代世界裡,人的存在早已因為商品量變而不斷地物化或質變。而他畫中一尊尊帶著擬人眼神與笑臉的動物塑像,也可視為人類因消費主義而不斷自我異化的獸形寫照。

不同於黃海欣和林彥瑋似乎都在表述一個處在變動中,甚至隱含危機的現實世界,林煒翔有意捕捉的主題明顯要來得古典許多。風景是他自青少年以來,持續不墜的單一題材。甘之如飴地以藝術的清修苦行者自許,他在看似變化不大的單調之中,就著現實世界的山水樹石,貫注了自己近乎清風明月的志節。不像一同展出的黃海欣和林彥瑋,林煒翔不以揭露現實世界不協調或突兀的人世裂隙為職志,而是奉山水自然為個人信仰。在風景之中,他投射了各種與永恆相關的聯想。一如他自己所言,儘管現實的「人事物無常」,當下「不斷變動」,他仍「藉由對風景的描繪,表現關於物與我、視象與心靈之間的對話關係及交互作用」,期能將「瞬間」凝聚為「即成的永恆」。

林煒翔畫中的風景既深植於土地,卻又飄浮;既有如實之感,卻又夢幻迷濛。整體的景觀看似倘佯在一種自然、全知、和諧而詩意的圖式結構裡,然而,近觀其雲、水、樹、石的配置和手繪痕跡,卻又彷彿不經意地投射了人為的忐忑與不自然,甚至製造了一種拙於形式的手工筆繪感,而且,思考與斧鑿的痕跡更是來回反覆地嘎嘎作響。

面對自然之「景」與藝術之「境」,林煒翔自覺地斡旋於自然與藝術之間,更有意識地在「已知」和「未知」之間去來,並期待探索更多的未知之境。面對源遠流長的中國山水和台灣風景繪畫脈絡,林煒翔真正能夠變化或創造的容或不多。但是,只要歷史仍然部份有效,傳統迭有承續,哪怕藝術家能夠提供的只是些微僅見的改變或新意,亦足以成一己之言。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