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易
Liu Ji-Yi
相關專文 Essays


台灣當代藝術摘要2000~2010 (五)|廢墟
 
文 / 劉季易

Ruins

廢墟及其本身在當代藝術中逐漸成為一個顯著的主題。在今天,人們不只是把廢墟當作那些適應不良又叛逆的青年人的防空洞,更將之視為一種邊緣性、反叛性的價值觀的政治美學陳述。儘管一段時間以來,廢墟在藝術家眼中被認為具創造性、詩意、差異性、非主流、有機質地與可能性而自外於管理視野之外的空間;然而今日伴隨著許多公共議題的開展,廢墟在當代藝術中不僅僅只是一個另類主張的空間,或僅僅是藝術自身的表徵,廢墟同時也是一個問題化的對象而連繫出許多批判性的題目,使廢墟的主題逐漸被提訴上呈到藝術政治的日議程。

在現行的語境裡,我們所指的廢墟有別於某種歷史感受的悠遠懷古之壯美的遺跡式憂鬱,而是涉及對政治經濟過往的機質,或是一種當下的政治遺緒與經濟條約下的當代廢墟。正是在此包含了某種偏離歷史感受、並可能是粗製濫造而頹圮的當代廢墟,致使藝術家在面對廢墟的存廢去留進行不同的審視,這也使廢墟的題目在此有更多拓樸學的意味。

關於這些它們究竟為何出現及如何出現的問題,或是這些廢墟的終將與去留在今天所代表的意義,當代藝術家姚瑞中的攝影文集《台灣廢墟迷走》中,便呈現出廢墟某種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樣態,暗示著廢墟某種之於台灣本島獨特的象徵性含意。本書論點明指一種台灣正行進當中的「自我廢墟化」過程,而在此過程裡,我們會看到廢墟一方面代表曾經具有生產力卻被遺忘在荒煙漫草間的主體性基地,但另一方面又代表一種歷史深沉而無聲的表現。以一種歷史的姿態面對這些殘喘的廢墟,例如陳界仁在〈八德〉和〈加工廠〉中呈現這些被廢棄的工廠與遺忘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切入歷史的心理質素;〈軍法局〉裡,則涉及歷史傷痕空間保留的涵義與歷史再現之間的修飾問題。在陳界仁這裡,廢墟不只安靜被觀看接受,而是將廢墟這問題轉化成對其自身的提問。又例如,葉偉立、吳語心和王湘評在寶藏巖進行的「阿凱夫」計畫,以及近年在楊梅埔心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他們長時間參與廢墟在當代社經環境下劇烈的演化過程。寶藏巖從一個腐鏽的社區轉變成一個國際藝術活動中心,而一個年長的鄉鎮戲院則有了地產價值。這些作品裡,廢墟,甚或是來自廢墟的物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刺探,被重新討論、排列,甚至如何在整個資本價值鏈圈裡重新被估算、定位。

而2010年姚瑞中發表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一書中,我們也看到「台灣的自我廢墟化」問題逐漸帶出動態的討論,在此,廢墟不僅僅被當作一個已然存在的事物,同時,也一直不斷在一定的政經結構中持續生產。這些「新的廢墟」強烈對比於那些「閒置空間再利用」方案,也對比於都會空間中那些平滑而閃亮光澤的質感,而更具政治企圖心及影響力。廢墟不再只帶有形而上氣息,具備超越性的地位,卻只能長存在藝術自我放逐的神話工作裡的鄉愁故土。在今天,廢墟為我們帶來更多政治敏感性的主題,更深入地涉入當代的權力圍堵與暴力的掩蓋、放棄或強制遺忘的生產經歷,並為這些經歷帶來重新表述的機會。

(藝外雜誌4月專輯:台灣當代藝術摘要2000~2010 (五),2012第31期,P51)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