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匯宇
Su Hui-Yu
簡歷年表 Biography
個展自述 Statement
相關評論 Other Criticism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槍下非亡魂創作自述
English
文 / 蘇匯宇

「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麥克.克萊頓,《恐懼之邦》

這段話並非出自哲人之口,而是暢銷小說家。這顯示在當今,即便是在非哲學的主題下,關於「恐懼」的種種也仍是迫切需要討論的課題,特別是在這個恐怖主義興盛的年代,這些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然而,什麼是恐怖主義呢?

「我們在給恐怖主義下定義時,面臨的基本問題是,它是一個充滿著政治性的概念,是一個被政治優位觀點,以及利益爭論搞得混亂不堪的概念。常見的說法『一個人的恐怖主義者是另一個人的自由戰士』,反映出這種困境。一個看起來只是語義學的問題,本質上卻是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意味著我們是否把某個事件視為恐怖主義,取決於我們的政治親點」。---博格羅斯庫珀

這是從政治學處理出來的恐怖主義定義,而恐怖主義對人們的影響與哲學衝擊,竟遠大過我所能承受與想像的狀況,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一件事。以上所引述的種種,都跟我這次的創作有關。

「槍下非亡魂」的靈感源自槍戰電影,卻因恐怖主義的興盛而獲得更大啟發。回過頭來說,在影像的歷史裡,「槍戰」屬於一種獨特的類型,方法上它自屬一類,被應用在其他類型中,諸如西部電影、警匪電影、科幻電影與戰爭電影等等。在這些不同的類型中,「槍戰」是永遠不可消失的元素,它以各式形態和修辭技法不斷出現著。儘管已經成為一個「老朽的傳統」,那些可以預見的效果、情結與動態,仍然持續地被製造與消費著。一如許多類型片一般,槍戰的意像永遠能夠吸引觀眾,那幾組表情、那幾組聲音與那幾組火花,「身體們」一一在槍林彈雨中持續前進著。「槍下非亡魂」,簡單地講,就是在槍口下這些身體「從未真正死亡過」。這裡指的不是戲劇技術上的「假死」,而是指影像持續堆疊之後,這些身體在哲學意義上的「不曾消失」。看遍了好萊塢槍戰電影,裡面開槍的開槍,中彈的中彈,但是對我而言,這些身體「不曾真正死去」。

「槍下非亡魂」這一概念起始於2005年,直至2007年才正式成形。原初的構想企圖針對「槍戰」這一傳統進行思考,其中包括兩個課題──槍戰電影中的「暴力美學」與「身體哲學」。槍戰本來在我的經驗裡是非常娛樂性的,但它們僅止於好萊塢片,無關於現實,直到創作構思期間(2007年),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槍擊事件」,該事件的元兇不僅有計畫地殺人,甚至寄送威脅影片到電視台。這使我不斷想起911之後大肆流行的恐怖攻擊事件與「恐怖錄影帶」,內容經常都是以槍枝火力的展示做為威脅的來源,更嚴重者甚至是人質殺害的實況。透過這類新聞訊息,人們感受到了「超真實的恐懼」(hyper-real fear)。

此刻我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處於被槍擊的威脅,但人們對於槍枝「擊發」、「命中」與「傷害肉體」又都是充滿好奇的。此點可以解釋為何槍戰電影、槍戰遊戲與「關於槍與傷害的新聞」總是有其商機,因為很多人喜歡「射擊」與「命中」的感覺,同時他們更好奇於「恐懼」這件事情(此點跟恐怖電影也許有著類似的情結)。

一如我前期的創作「所以我們反覆呼喊」系列,我對影像歷史與其潛在邏輯的高度關切一樣,「槍下非亡魂」將對類型片的文化意義進行一次再生產,但是這次已不再僅止於對類型片的諷喻或者批判,而是更加關心影像、現實與生存的複雜關聯。在恐怖電影與恐怖主義同樣盛行的今天,我的這些想法,不可否認地帶有好奇與追求刺激的動機,但也有著一點無奈以及反省,然而無論如何,我都想要帶著這種極端痛楚、殘忍與挑臖的情緒,針鋒相對地與這個媒體情境對話。

「恐怖主義:為推進政治和社會目的,意圖威脅或者脅迫政府、平民或其他部分,而對人或財產非法使用武力或暴力。」---美國聯邦調查局恐怖主義研究中心

在槍林彈雨中,我們似乎不曾真的死亡。

---------------
蘇匯宇個展 「槍下非亡魂」
展期:2007.9.1-9.29
地點:非常廟藝文空間 VT Artsalon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