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瑄
Wu Chia-Hsua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感知的最小強度—邵樂人「臨界空間」展
 
文 / 吳嘉瑄

我們一天內會「不經意地」經過許多次家裡的玄關、大樓的電梯間、十字路口、捷運車站月台與電扶梯、乃至機場大廳,我們通常也不會停留太久即起身快步離去,地理學家段義孚曾說:「如果我們將空間視爲允許移動,那麼地方就是暫停。」這些主要以「交通、移動性」為內涵,連結起點(site)與點而無法被稱作是指涉特定場所意義的「地方」(place)的過渡╱流通空間,法國人類學家歐傑(Marc Augé)稱之為「非地方」(non-lieux, non-place),指的即是一種「人們不必一起生活即可共存或同居的空間」,因而「非地方」具有一種無歸屬感、無歷史性、短暫感知經驗的特質。此次邵樂人於就在藝術空間的個展「臨界空間」,便是由「非地方」的概念出發,去呈現藝術家所感知到城市景觀。在此,邵樂人以「liminal place」作為英文命題解釋,「liminal」意指為「閾值」或「臨界值」,暗示了「最小程度的」之意,邵樂人藉此用以延伸他經過或身處那些過渡空間時所能覺察到的最小強度的感知,亦即一種不斷處於臨界值的感知狀態——在對於過渡空間的感知正要開始轉變為具體時,又脫離了所感知的空間而消失。

邵樂人此次作品分別以攝影與錄像方式呈現,攝影部分是他由於先後歷經求學、工作,因而經常往返於台北、舊金山、奧克蘭、波特蘭、東南亞等地,他在這些城市中拍攝了許多過渡空間的影像,例如機場通道、大樓lobby與電梯間等等。如同袁廣鳴的「城市失格」系列中無人的西門町一般,「臨界空間」系列呈現出一幕幕經常是無人而冷冽異常的城市景觀。當我問起作品是否經過後製,令人訝異地,那些空蕩蕩、異常安靜的空間全都是現場實錄,並無經過電腦後製而將人或物件去除。充斥人聲、擁擠、溫熱而混濁的空間記憶,對照著邵樂人作品中那些空間所透散出的乾淨、透明、冰冷得近乎神聖的氣氛,似乎變得更為逼近而真實。錄像系列則更進一步地,試圖在這些過渡空間內找尋出一些自然律動,對邵樂人而言,路上所發生的一切塞車、車禍、路人的漠視、捷運的噪音……看似混亂,然其實觀察夠久,便可發現其中的自然律動,「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古典樂中的A-B-A結構,也就是由『無』到『有』,再回歸『無』的過程」,邵樂人說。

(刊登於藝外雜誌2010.07月號,第10期,p59)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