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君
Chin Ya-Chun
簡歷年表 Biography
策展經歷 Exhibitions Curated
相關專文 Essays
網站連結 link


給成人的玩具—記邱昭財的互動性雕塑
 
文 / 秦雅君

我發現對於一個並沒有親手「玩」過那些作品的觀眾來說,試圖要去談論它們顯然是件有點困難的事。於是我去到邱昭財遠在淡水下圭柔的工作室,幻想著可以看到在紀錄的圖像或影片中所呈現的那些「玩具」,然後很真實地去感受一下操作它們所引發的一切後續。

結果那些尺寸龐大的作品,絕大多數都被包裝好存放在儲藏室裡,工作的空間裡只留下了一支黃黑相間的大管子,被固定在木製的底座上。那是邱昭財2003年作品《咦!》其中的一個組件,模仿著在影片中已經看過的程序,我壓下那根管子的其中一端,在它開始產生旋轉的同時,發出了一個有點滑稽的笛聲。當覺察到管子旋轉的速度會造成笛聲出現與否或產生不同的音質時,我開始不自覺地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只為了去印證那些僅僅有著細微差異的行動所引發的結果彼此之間的細微差異,一直到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看來似乎有點傻氣為止。

憑藉著那看來顯得有些單薄的體驗,我回溯在邱昭財的作品裡共有的一些特質。它們多半應用了很簡單的原理,具有動態的效果,但必須經由人(觀眾)的介入才能產生;在所謂互動的過程中,人(觀眾)彷彿具備有操控的權力,但實際上作品僅能在藝術家給定的規則下完成整個動作,那裡面或有些許驚奇,卻幾乎從無意外的可能。以上的描述,其實與許多(兒童)玩具的屬性十分吻合,甚至它們之中的大多數,若非靈感來自玩具,就是直接採用了某種玩具裡的某項元素。

那些在各方面都十分接近玩具的物件,之所以不是(或不只是)玩具的理由,除了它們原初即不是(或不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被生產之外,當它們主要是在藝術場域中現身,同時尺寸也多數大於一般玩具時,其反映出這些作品真正想要溝通的對象更傾向於成人。在實際的展出中,少數的兒童觀眾總是很快就發現這些作品同時也是一群大型玩具,進而忘情地投入其中,然而對成年人來說,從面對到真正參與這些物件的互動經驗卻可能是一連串極不自然的過程。

在絕大多數觀看藝術展覽的經驗中,即便沒有在地板上畫出限制的界線或是張貼出警示的標誌,(成人)觀眾們也多傾向認知接近或觸碰藝術品是不恰當的行為,彷彿它們先天便具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本質。這種意識除了拜公共博物館/美術館長期以來的教化與規訓所賜,或許有一部分也來自藝術領域持續自我型塑的氣質。正是在這樣的氛圍裡,令邱昭財的作品顯得特別,因為它們不僅僅歡迎觀眾去接近與觸碰,甚至還必須藉由觀眾的操作才得以被完整展示。然而,這些渴望與觀眾發生互動的作品,在展場中反而需要額外的說明與鼓勵,才可能讓成人觀眾們真的敢於「下手」。

除了對於藝術場域的既定意識之外,成人觀眾的另一重窒礙則可能在於投入遊戲這件事,尤其是那些看來簡單到有點「幼稚」的遊戲。雖然在今日的生活情境中,玩玩具並不是兒童的專利,但多數的成人始終有著必須要表現得像個(被社會所認可的)成人的焦慮,畢竟在我們共同的經驗裡,「幼稚」或「孩子氣」這一類的形容詞,通常不會被視為正面的描述,有些矛盾的是,我們卻也總是可以在各種對於現實情狀的感嘆或抱怨中,反覆聽聞渴望重返童年的強烈企盼。長期容納這兩種相對意識的並存,或是在其間的來回遊移或擺盪,似乎累積了成人們一種共同而深層的疲憊感。

當走進充滿那些大玩具的空間時,除了已然給定的場域屬性之外,那些物件的簡潔形式與單調色彩也很大程度掩蓋了它們玩具的性質。當藝術家設定這些「作品」被欣賞的條件是要去操作它們,觀眾在清楚地接收到這個訊息之後,自然也獲得了高度的正當性與信心採取行動。那些只需要簡單的操作便可獲得的立即回饋,很容易讓人反覆地投入其中,而藉此所產生的動態與聲響的往返重複,也極易令操作者陷入一種出神的狀態——一個終於能夠暫時脫離現實的瞬間。

在邱昭財對自己創作的闡述中曾經提及,這些作品的發生部分源自一種未被滿足的童年慾望——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然而能夠回憶起或辨識出感到匱乏的曾經,其實正是已進入成人階段的徵兆。於是,邱昭財製作了這些給自己與其他成人的玩具,無論在創作者歷經大量勞力密集的生產過程裡,抑或是觀眾偶然親自開啟的互動體驗中,行動者似乎重新擁有了操控自我與外在世界的權力。

如果在現實世界裡面,維持一個成人的狀態如此令人疲倦,那麼那些長久以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概念或典範也是如此?在邱昭財2004年的作品《竹林七閒八卦座》裡,即立體化了上述的疑問。那是一組帶點日本風味的戶外座椅,中間由木條欄杆圈圍著幾支綠竹及一盞石燈,周邊環繞著八人椅座。當觀眾坐上座椅的軟墊時,即觸動了裝置於內部的機關,於是他們身後原本挺直的竹枝便隨之彎軟折曲,日式小石燈也以一種有點滑稽的方式歪斜傾倒。

傳統文化習於以竹子筆直的型態來譬喻君子的品德,然而,在這件作品裡面,它們竟是那麼容易地在他者的行動中,即刻彎折了身軀。於此,藝術家首次使用了既存於生活領域且具有象徵意涵的物件,這也使得原本或許單純的創作意念,獲得了諸般難以預期的發展可能。延續著相同的概念,邱昭財在2009年創作了一系列以「疲軟世界」為名的互動雕塑。

當走進這個「疲軟世界」裡,初始看到的正是一群「疲軟」的黑色雕塑,由於在生活中已無數次經驗過這些對象(的形象),因此即便在此僅以如剪影般的簡約造型現身,我們依然可以輕易辨識出它們的「真實」身份。於是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台北的一○一大樓、雕塑家布朗庫西的作品《無盡之柱》、一個象徵勝利與榮耀的獎盃、一座指引旅行者方向的燈塔,以及政治強人蔣中正與毛澤東陸續出現在我們眼前。附著於雕塑台座上的大型發條對觀眾發出了強烈的召喚,隨著發條的轉動,它們逐漸回復到我們所熟悉的挺立形象,伴隨著藉由發條啟動的催眠曲,它們又開始緩緩一節節地傾斜,再度回復到最初那種「疲軟」的狀態。

很多年以前,有一款提神飲料推出了一個蠻成功的廣告系列,其中第一支的主角是個在老婆打麻將時要忙著煮飯、洗碗,睡前還得幫老婆馬殺雞的「苦命小男人」,無論在他手忙腳亂迎向撲面的油煙抑或是精疲力竭以至呵欠連連的時刻,總有一句低沈且誠摯的旁白適時地出現——你,累了嗎?

我一直覺得這個問句好動人。真的,我很難相信任何一個成人在聽到這個關切的瞬間,不會有一種被重重襲擊的感覺,並隨即被一股同理的溫暖所包圍。當看到邱昭財名之為「疲軟世界」系列的作品時,我彷彿又聽到了那個一再出現在不同橋段與笑點之間的聲音——你,累了嗎……

(本文發表於2010年四月號《國藝會》雙月刊)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