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麼是「裝置藝術」,葉怡蘭

 

文/葉怡蘭1994室內雜誌

跳脫既往的平面表現方式 空間元素的加入 令藝術昂然走向立體 範圍更寬廣 內容也更豐富
什麼是裝置藝術﹖
梅丁衍表示,時下一般人對於「裝置藝術」一詞,常存有極深的誤解,錯把其視為一種創作理念或藝術派別,這類誤解,就好比把油畫顏料或畫布當作藝術本身一般荒謬。
事實上,裝置(Installation)僅只是一種表現手法、一種表巧,藝術理念的傳達才是真正的目的。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裝置的起源最遠大約可追溯至立體派時期,早在1912年,畢卡索在一件立體派風格作品上加入了籐椅座及繩索,即開啟了裝置的先河;之後,1917年,杜象(Duchamp) 將一方馬涌送入沙龍美展,也頗有將日常家具現成物引進藝術行為的意味;1919年,達達主義的知名藝術家科.史維特(KurtSchwittes) 在自己家中利用石膏、木板及撿來的廢棄物,陸續搭建起具有幾何結構性空間概念的大型空間作品──「梅茲堡」(Merzbau) ,以今日眼光看來,在形式上已略具空間裝置的片面風貌。
1993年,於巴黎的國際超現實大展中,一群畫家們於展覽空間中採給合媒材方式,配合畫作的陳列,以裝置的型態隨興表達自己的藝術理念,自此,藝壇上對於「裝置藝術」此種藝術表現手法,因之逐漸達成共識,再經60年代普普藝術的洗禮與70年代觀念藝術、表演藝術和環境藝術的加入,地位愈形鞏固、面貌亦愈顯豐富了。而台灣裝置藝術之興起,梅丁衍指出,主要自80年代起,一群群自海外歸國的藝術工作者將西方藝術概念引進國內後,才開始呈現出比較明確而長足的發展;尤其於1985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的「前衛、裝置、空間」特展,薈集了當時所有曾有過裝置作品發表的藝術家,更是著實風靡一時。
之後,隨台灣本土意識的逐日昇揚,也確乎使裝置藝術的內容與領域呈現出更富思辯性的多元面向。
至今,於時下台灣藝術界中,裝置藝術雖已然蔚為追求創新、突破的現代藝術家們的最愛,並隱隱然將成未來藝術表現方式主流之一,然而,對於裝置藝術的涵括範疇,卻仍呈現出互不一致的景況:在梅丁衍以為,裝置藝術可說是觀念藝術的一種,視覺、造型表現之外,絕對必須含有思想辯證與社會批判等反體制、反通俗文化之主題意識的標櫫。
另一位藝術家吳瑪俐則抱持著較寬容的定義方式,認為朝廣義的方向說來,凡是涉及取現成物從事拼裝、安置行為以傳達一己之藝術理念者,無論是純粹造型、材質的展現,亦或富有批判色彩的作品,皆可稱之。
侯宜人更於此定義之外,提出了「空間」於其間的重要性,期望裝置作品除了本身符號性的傳達之外,更能有意識地使用空間、探討空間,敏銳而深入地關切到作品與空間的呼應與關連,將空間視為裝置藝術中重要匪淺的媒材與體才之一。
黃文浩自己於裝置創作過程中,也極重視空間這項元素,他說在「裝置」這種表達藝術的方法中,「環境因素」一定必須列為此間的第一考慮,創作之先,固然已有一己之意念萌發,但仍須待得將場地、空間納入思考後,創作概念方算是真正成形,並隨回回展出地點不同,因地制宜,衍生出型態甚至內容上的不同變化。
恰如侯宜人所言說的,即便是找一塊空地種一棵樹、在空間中丟一塊石頭,都可說是一種作品呈現手法,但實質上的藝術成立卻不僅只是這麼簡單;──樹怎麼種﹖是憑空移植一棵樹過來﹖還是撒種從頭培育起﹖週遭景物如何與相互映﹖空間層面中每一項細節的考量,都牽涉到日後造型表現以致主觀意念的發揮,不容漠視。
因之,當藝術跳脫平面的思考模式,躍入立體空間中,並透過裝置的手法與空間產生種種關連互動,從此,空間的參與,豐富深刻了藝術的內涵與面貌,藝術的注入,也令空間有了截然不同的意義與生命!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