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藝術烏托邦IT PARK這個公園非常有藝術啦!,陳佩周

 

文/陳佩周1998.8.22聯合報

伊通公園可不是個公園,這兒是台灣裝置藝術的搖籃,十年來把藝術家從搖籃裡拉拔起來,也使台灣社會對藝術有了新的體會。

創意激盪過十年藝術遊牧民族齊集伊通發酵
台北市的商業鬧區裡,被包夾於「排骨」與「涼麵」店家之間的狹窄樓梯直通二樓,小小的「IT PARK」招牌貼在門上,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日常門前熙來攘往的行人也許會錯過,但是台灣現代藝術界可沒有人會錯過此地,甚至連國際藝術界到台灣,愈了解台灣現代藝術發展情形的第一站,也都是從這小小的「IT PARK」出發。
IT PARK,就是「伊通公園」,也是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個聚會與展示場所之一,它不但見證台灣現代藝術界十多年來翻天覆地的轉變過程,本身更成為台灣現代藝術家創意激盪、實驗的一個活水源頭與競技舞台,許多如今活躍於藝壇的藝術家,都曾因在「伊通公園」展出作品一砲而紅,友人甚至開玩笑的說:「『伊通』是現代藝術家的保證班。」
「伊通公園」今年正好成立滿十年,但是正如「伊通公園」不是公園一樣,「伊通」當初成立也不是為展覽的目的,而是「為了不要跑來跑去找一個說話的場所」(套句「伊通人」的說法),至於「伊通」後來的發展,則完全是一個無為而為、自然而然、無心插柳的結果。
藝術家莊普回憶當年「伊通公園」成立的動機說:「我們只是想要一個很純粹討論聚會的空間,大家把還不太成熟的想法、作品提出來,互相討論激發,探索現代藝術的各種可能性。」
在「伊通」成立之前,這群人像遊牧民族似的,游走於台北各咖啡館間,上課、討論、聚會,探討藝術的精神與真理,興起時往往澈夜通宵不能離去,正是這樣的熱情與向心力,促使他們尋找一個固定的聚會場所,於是就有了「伊通公園」。
「伊通」成立之際,台灣正逢解嚴,整個社會激盪著各種思潮與活力,所有的舊框框與傳統包袱都在解體中,藝術界自不能免,新思潮、新流派開始衝擊,莊普表示:「當時,我們只覺得有什麼東西要出來,但是一切都很不清楚、很不確定,所以大家要透過聚會討論的方式,把這些快要成形的東西凝聚起來。當然現在再來看,一切都再明白不過了,我們當時正是站在台灣藝術的一個轉捩點上。」
像「伊通」這樣一個純粹為藝術而藝術的空間,只為藝術創意的可能性作實驗探討,不考慮任何商業價值,也不做「短線交易」,而期許能夠沉澱累積出這個時代的藝術成果,延續台灣現代藝術的生命力,聽起來,這似乎是理想主義過了頭的天方夜譚,尤其在高度資本工業化的台灣社會裡,但是十年來,「伊通」這群人確實用行動證明了他們不是在呼口號,「伊通」也確實為台灣的現代藝術界打出一條活路來。
雖然「伊通」從早期的小型聚談發展到如今的實驗性展覽空間,但是仍然堅持藝術的純粹性,以及不立制度、章程、限制等「框框」,一切仍然保持著自由彈性與無為而為,藝術家湯皇珍說曾說:「『伊通』展覽的主題常常是在一次一次說話當中激盪衍生,或登高一呼,或數人點頭『聯署』,接著一群受邀的人再次唇槍舌戰釐清頭腦,然後分別去做。到了展覽時後就出現『好東西』。」
也許正是這種自由隨性,讓「伊通」的「好東西」特別多吧?問莊普十年來「伊通」最好、最重要的展覽作品,他想了想困惑地說:「每個展覽都好、都重要,對台灣現代藝術界都有影響!」一點兒也沒有自負的神情。
十年不長,但是在台灣這個高消耗、高變動的社會中,「伊通公園」能維持十年之久且本質不變,人人都說是另一個台灣奇蹟了。

累積能量待發揮從實驗到實踐藝術大門為你開
十幾年前,莊普剛回台定居,他將西方現代藝術的新思潮帶進台灣,以裝置手法來表現,卻無法為一般大眾、甚至藝術界所接受,當年曾發生過的一個笑話是,有藝文人士看了他的裝置作品後說:「原來你是搞裝潢的。」
才不過幾年的工夫,台灣現代藝術界已經被裝置藝術給徹底征服了,裝置藝術不但已成為台灣藝壇的主流,而且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不能不碰裝置藝術,「言必稱裝置」的普及氾濫,實與十多年前莊普的寂寞,成一強烈的對照。
近兩年來,台灣現代藝術的蓬勃生機,有目共睹,整個社會的藝術生命力似乎在一夜之間被喚起,「伊通公園」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不待言,但是莊普、陳慧嶠等「伊通人」卻認為:「伊通」應該要從過去實驗的階段,走上實踐的階段了。」
過去十年,「伊通」一直強調自己的實驗空間、實驗性質,因為實驗,所以可以隨興、隨性、冒險,也讓許多年輕新秀有碰撞測試的機會,但是,「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實驗階段,而不去更深化、成熟!」莊普如是說。
而「伊通」十年來所累積的豐沛資源,也到了該好好利用、向外推展的階段了,莊普說:「未來該做的,是去實踐我們的理念,譬如藝術教育、學術性發展、參與社會、落實在生活中等等。」
雖然說,現代藝術如今已在台灣社會動起來了,但是距離一般大眾仍頗遙遠,許多人走進「伊通」仍不免茫然,甚至重複十多年前的老笑話:「作品在哪裡?」「你們怎麼這麼有錢、常換裝潢?」
現代藝術其實是很容易親近、有無限可能的,但是如何讓一般大眾接近、接受,確是藝術家最大的挑戰,「伊通公園」下一步的實踐階段,是更令人期望的。

Copyright © IT PARK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 886-2-2507-1149
Art Director / Chen Hui-Chiao Programer / Kej Jang, Boggy Jang